文章專區

2023-05-02以理性描繪自然之美 科博館「科畫博物」特展 641 期

Author 作者 羅億庭/本刊編輯,沒有上過點圖課的生科人。

從很久以前開始,科學家就嘗試透過各種方式留下眼前的景象,期望能藉由這些圖像記錄所見所聞。在15 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學習以科學的眼光重新認識萬物,詳細觀察各種事物的主體,並使用透視法、光影效果、正確的比例呈現事物樣貌;隨著科技的演進,顯微鏡於16 世紀末被發明,更於17 世紀被廣泛運用於科學觀察中。到了18 ~ 19 世紀,生物分類學知識與科學繪畫的發展逐漸成熟,科學繪圖(scientific illustration)也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各學門中的科學繪圖

讀者們曾經聽過「科學繪圖」嗎?它與一般的畫作又有什麼不同?科學繪圖結合了藝術與科學,以精確又客觀的方式將科學概念轉化為圖像,期望透過理性、清晰、明確並結合美學的構圖記錄大自然的種種細節,一幅精細的科學繪圖作品同時也可能是藝術品。除了最常見的動植物之外,科學繪圖還應用於許多不同的學門中,舉凡地質、古生物、人類考古等也都屬於科學繪圖的範疇。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稱科博館)於今(2023)年1 月開始舉辦的「科畫博物」特展,就展示了17世紀以來的博物學圖像,以及科博館30 多年來在各領域的科學繪圖應用,與觀展者分享科學與藝術交會之美。

科學繪圖的觀察對象可以是活體或標本,即使同屬於生物領域,不同學門在科學繪圖上關注的重點其實也都不盡相同,以下就舉展覽中提到的三種學門為例。……【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