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4-24在顛覆傳統的期刊出版機制之後《數位生命科學》遇到的挑戰? 496 期

Author 作者 編譯|羅億庭

知名非營利開放取用期刊 《數位生命科學》(eLife)在去(2022)年10月宣布將推翻學術出版例行的先審查後發表模式,自今(2023)年1月31日起改採用「先發表再審查」,所有經期刊編輯接受的文章無論同儕審查的結果是好是壞都將被刊登。而同儕審查的結果將連同論文一起發表,同時也會附上期刊編輯針對該篇論文的重要性與嚴謹性評估,讓讀者能快速理解這篇論文的意義,作者則可以在收到審查意見後決定是否修改論文以回應提問〔註〕。

擔任《數位生命科學》期刊的主編艾森(Michael Eisen)在報導中提及,這項改革使《數位生命科學》放棄了傳統期刊擔任的「守門人」角色,期望能促使科學家根據他們發表的研究內容進行評估,而不單只是看該篇論文發表於什麼期刊。《數位生命科學》的變革引來了一些讚揚與爭議,像是有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項賦予作者權力的遲來作為,但也有些人——包含《數位生命科學》的幾位學術編輯,擔心這將削弱他們為《數位生命科學》努力打造出的期刊聲望。根據《自然》(Nature)期刊的報導,有幾位編輯甚至私下寫信向艾森表明,他們將在這項措施全面實施後辭職。基於許多人對於「先發表再審查」這項新措施的反彈聲浪,《數位生命科學》暫緩了完全將期刊發表機制改為新流程的舉動。

即便這項新變革已被推遲,但爭議仍在延燒。在上(3)月9日,包含《數位生命科學》前主編謝克曼(Randy Schekman)在內的29位編輯寫信給該雜誌出版社(eLife Sciences Publications)的執行董事帕丁森(Damian Pattinson),說明他們對艾森的領導能力沒有信心,要求他們更換艾森的職位。同時也提到《數位生命科學》已有一位副總編辭去領導職務,更有大量審稿人與高級編輯隨時準備辭職。艾森在接受《自然》採訪時對於這些抨擊做出了回應,他認為這些反對《數位生命科學》新模式的根本原因在於科學家不想改變這個他們精心打造,且能使自己受益的期刊發表系統。

上述爭論也凸顯了研究人員之間對於期刊、同儕審核,甚至是科學出版業未來的分歧。一些《數位生命科學》的編輯認為期刊應該審查、過濾並拒絕不合適的論文刊登,但新制度將使得每一篇論文都會被接受,可能有作者會選擇性忽略審稿人的評論或只做點表面功夫以敷衍
審稿意見,這將使得審稿人無法針對論文提出更詳盡的評論。此外,編輯也認為取消審查將為《數位生命科學》期刊中保留的守門系統——編輯選擇是否將預印本論文送審的分流點帶來更大壓力。由於此步驟不透明且容易出現判斷錯誤,如果以後每一篇論文都在編輯選擇後直接被期刊接受,編輯們在篩選論文時可能變得更加保守,不再願意冒險接受知名度較低作者的手稿。

支持《數位生命科學》變革的人則認為這項措施能防止研究者利用同儕審查機制收集自身聲望。艾森說明在新系統中,將論文預印本發送給編輯、同儕審閱時不應該夾帶任何關於論文品質或重要性的訊息。他也認為我們在判斷一項研究時過於依賴它刊登的期刊名號,若將發表論文的權力重新交回到作者手中,研究者就可以發表他們目前所擁有的實驗數據,不必為了讓審稿人滿意而做更多實驗。

《數位生命科學》僅存的四位副總編之一,同時也是美國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的內分泌學家賽迪(Mone Zaidi)雖欽佩艾森的遠見,但仍表明「任何新的、變革性的改變,都必須以謹慎的方式進行。」此外,他也正努力調解新審查機制遇到的問題,他與一些同事試圖說服艾森放慢腳步並建立諮詢與風險評估計畫,避免大規模離職的情況。曾任《數位生命科學》副主編、現為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EMBO)董事的幹細胞生物學家瓦特(Fiona Watt)在《自然》期刊的報導中表示,《數位生命科學》正在做一個大而有趣的實驗,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他仍感受到出版領域正在再次發生變化。

新聞來源
Abbott A. (17 Mar 2023). Strife at eLife: inside a journal’s quest to upend science publishing. Na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0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