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3-04-24腸道菌有望成為禿頭救星?改變人體荷爾蒙的陶爾氏菌 496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羅億庭

目前學術界已有許多關於腸道菌的研究,我們也知道個人的腸道菌組成會受到年齡、性別、用藥或疾病等影響。雖然科學家長年來大多認為腸道菌僅會被動地受到人體荷爾蒙影響,進而改變菌叢的組成,但或許也有可能是它們反過來調控人體的荷爾蒙組成,影響我們的生理、發育甚至是行為嗎?

近期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江殷儒與臺灣大學醫學院(簡稱臺大醫院)婦產科醫師陳美州合作,藉由小鼠管飼試驗並分析人類腸道菌資料庫後發現某些腸道菌具有代謝性固醇荷爾蒙的能力,可以透過人體的肝腸循環來調控血液中的雄性激素(androgen)濃度,未來可望治療或預防雄性素過多症(hyperandrogenism)。此研究已於今(2023)年2月獲得有關腸道菌的《腸道微生物》(Gut Microbes)期刊接受並刊登。

江殷儒在報導中表示,目前已知僅有脊椎動物(包括人類)具有生成性荷爾蒙的能力,然而人體卻無法完全代謝這些物質。多餘的性荷爾蒙會透過血液集中運輸到肝臟,再經由膽管釋放到腸道中。在人體內只有約5∼10%的性荷爾蒙會透過糞便排泄到體外,剩下的性荷爾蒙則是於小腸末端重新被吸收利用,完成肝腸循環以達成人體的荷爾蒙平衡。雄性激素過多症則是由於血液中存在過量的雄性激素,而造成雄性禿、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等疾病,甚至也可能引發婦女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諸多症狀。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的蕭尊先發現,常見於人體與動物腸道的陶爾氏菌屬(Thauera),如菌株GDN1具有降解雄性激素的能力,隨後他也找到相關的降解基因與生化反應機制。之後再與臺大醫院婦產科博士周佳宏合作,在小鼠管飼試驗中將陶爾氏菌殖入腸道並測定血清中的雄性素濃度,進一步確認陶爾氏菌能有效降低血清中雄性素濃度(最高達50%)且未對小鼠造成顯著的不良反應。因此團隊也預期相關菌株可望作為新型功能益生菌,應用於雄性激素過多症的預防及治療。

力,隨後他也找到相關的降解基因與生化反應機制。之後再與臺大醫院婦產科博士周佳宏合作,在小鼠管飼試驗中將陶爾氏菌殖入腸道並測定血清中的雄性素濃度,進一步確認陶爾氏菌能有效降低血清中雄性素濃度(最高達50%)且未對小鼠造成顯著的不良反應。因此團隊也預期相關菌株可望作為新型功能益生菌,應用於雄性激素過多症的預防及治療。

新聞來源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2023年3月9日)。禿頭剋星!?腸道菌能調控寄主雄性素濃度。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成果,http://bit.ly/3K0CK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