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23-03-01
當你我都成為數據
639 期
Author 作者
張樂妍/本刊編輯。
數據
電子設備
資訊
科技藝術
演算法
(本篇照片皆由作者拍攝自國立臺灣美術館)
每天站在接踵比肩的捷運車廂,或蜷縮在車水馬龍道路中央的汽車座位,茫茫人海中的我們就像自然界中的粒子一般,載浮載沉。然而同一時間,電子設備中的數據資料裡,每一個位元正和我們相反,以光速川流在我們周遭,未曾停歇。
在資訊爆炸的速食世界裡,我們努力不懈地追求數據化和更快速的處理系統。從身體的生理狀態、消費與攝入的物質到手機輸入的每一則訊息,甚至是眼中的螢幕畫面和耳機裡的聲響,全都是一筆筆的數據資料。這些資料在經過多元的運算分析之後,透過另一種樣貌再次呈現到我們面前。
近期在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的「2023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便是以此為主題,將數據及資訊視覺化於科技藝術作品中。來自國內外的多組藝術團隊以「數據光景」為題,將自身作品融合各種形式的光影與節奏,讓人深陷其中思考數據與藝術、資訊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如同策展人葉廷皓和邱誌勇策展的初衷:「當代科技藝術發展過程中,數據如何成為支撐與驅動藝術作品的根基,並為藝術展演帶來流動與多樣性?」
〈光的時間量子〉(
Quantum of Time Inside Light
)是臺灣藝術家吳秉聖和烏克蘭/西班牙數位藝術家勒赫(Iury LECH)的作品,以沉浸式音像藝術的呈現手法營造身歷光影資訊世界的體驗。作者透過點雲(point cloud)技術、即時生成圖像的演算法等技巧,將顆粒即興、隨機組成絢麗的影像,並結合沉重、不規律的音樂節奏,創造催眠性的迷幻立體空間。……【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39期】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