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2-11-01鋰離子電池 515 期

Author 作者 張裕祺/任教淡江大學化材系。

1950年代,有人提出用鋰金屬作為電池負極,開啟了鋰電池的研發序幕。鋰的原子量只有6.94g/mole,由於質量輕, 所以理論上的比容量(Specific capacity)較大,其值為3.86A.h/g 。又因為有相當高的負電極電位(-3.045 V),使其成為高能量電池的理想負極活性物質。

高比容量及高能量密度是開發鋰電池的誘因,但鋰的化性活潑,有許多衍生問題須要解決。例如鋰和水會發生反應,從而釋出氫氣, 並轉化成氫氧化鋰(LiOH),反應式如下:

2 Li + 2 H2O → 2 LiOH + H2

因此,鋰金屬的處理必須在乾燥的空氣中進行,又由於鋰會和水反應,所以採用鋰金屬為電池的負極時,必須使用不會被鋰還原的非水溶劑,也就是須用非質子型有機溶劑。然而這些有機溶劑對鋰鹽電解質的溶解性較差,相對於水溶液型電解質,有機溶液型電解質的導電率降低相當的幅度。因應之道是採用多種溶劑組合所成的混合物,以降低溶液的黏度,提高介電常數和對鋰鹽的溶解度,從而使溶液的導電率增大。

再者,鋰金屬雖然化性活潑,可以和甚多化合物起作用,但是實驗卻顯示其在很多非水溶液電解質中,可維持穩定,這是因為在鋰表面形成鈍化膜的緣故。這層鈍化膜是鋰離子導體,而不是電子導體,所以可防止鋰和電解質進一步的反應,這即是所謂固態電解質界面模型。鈍化膜的組成隨電解質而異,其為多孔性結構,電解質可充填於其中,於是鋰離子得以方便進出其間。此項動力學上的穩定性特性,奠定鋰金屬作為電池負極材料的可行性。

電極材料的改變

基於資源可能短缺的共識及電子產品小型化的發展趨勢,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了有關於鋰二次電池的研究。最初沿襲鋰一次電池的模式,以鋰金屬為負極,但是由於鋰金屬表面並非完全平整,而有凹凸起伏,在電池充電時,鋰金屬表面的電位分布乃不均勻,於是各處鋰的沉積速率不均等,有些地方沉積速率較快,從而長出樹枝狀的鋰枝晶。有些鋰枝晶在發展過程中因故而折斷,這大大縮短電池使用壽命。又有些枝晶若持續成長,而由負極延伸到正極,將兩極連結起來,則會造成電池內部短路,這會產生很大電流,並釋出大量的熱,嚴重時會使電池著火,甚至爆炸。使用壽命及安全的考量是鋰二次電池研發首要解決的問題。

歷經約二十年的探索,終於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發出以碳材料取代鋰金屬為負極,用鋰和過渡金屬複合氧化物為正極,採用含鋰鹽的非水溶液為電解質的鋰二次電池。碳材料沒有鋰枝晶生成的困擾,解決潛在的安全難題;又不同於傳統電池正、負極材料設計的思維,這種電池的兩極所用材料皆是具層狀結構的嵌入型化合物,在充、放電時,鋰離子乃在兩電極之間往返發生嵌入、脫出反應。由於此種特徵,這種新型鋰二次電池最初被稱為「搖椅式電池」(rocking-chair),後來才改稱作「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的原理

二次電池的本質是儲能裝置。傳統的可充電式電池在充電時,是通以和放電時方向相反的電流,使原本自發的電化學反應逆向進行,從而將電能轉換為化學能,其中各極的氧化、還原反應發生於電極和電解質的界面。鋰離子電池的操作原理略為不同,其正、負極材料為含鋰離子的層狀結構,在充、放電時,鋰離子穿梭於電池內部兩電極間,在層狀結構正、負極材料的層間發生嵌入及脫出的變化。……【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