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12-11-01
極端星球—急速旋轉的中子星
515 期
Author 作者
曾耀寰/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脈衝星
天文
類星體
中子星
1967
年
8
月
6
日晚上,英國劍橋大學研究生貝爾
(Jocelyn Bell Burnell, 1943~)
獨自用電波望遠鏡觀測波長
3.7
公尺的電波訊號,她的主要研究是類星體閃爍現象
(scintillation)
,但貝爾卻發現一個不尋常的閃爍源,這個閃爍源出現在不預期的位置,該處沒有預計觀測的類星體。經過仔細的後續觀察,貝爾終於在同年的
11
月
28
日完整地記錄這個訊號,發現這是一個強度不等,但會隨著時間起伏變化的電波源,並且變化的週期非常固定,大約是
1.33
秒(圖一)。沒錯,這個閃爍源以一秒多的時間,不斷地向地球傳送電波訊號,就像螢火蟲一般。如此短暫週期,並且來自太陽系之外,第一個讓人聯想到的就是小綠人
(little green man)
,一個外星文明正在向我們招手。
小綠人的發現?
一開始,貝爾的指導老師休伊什
(Antony Hewish, 1924~)
推測,一個穩定週期閃爍的電波訊號,很可能來自一個繞行恆星公轉的行星,也就是說有小綠人在行星上不斷向外發射電波訊號,由於週而復始地繞行恆星公轉,才有持續的週期變化。但這個電波閃爍週期只有
1.33
秒,若說是公轉週期,也實在太短,並且行星的公轉會造成都卜勒效應,我們在地球上應該會看到紅移和藍移交互產生,這些特徵都沒有出現在觀測的資料上,他們很快就放棄了小綠人的假設。
脈衝星意外的發現
經過精確測量之後,貝爾已經能將週期測量的準確度提高到千萬分之一秒,得到的週期為
1.3372795
秒,於是他們將結果刊登在
1968
年
2
月的
Nature
期刊上,並稱這種特殊的無線電波源為脈衝星(
pulsating star
,或波霎
pulsar
)。脈衝星以極短的週期閃爍,在當時沒有一種正常的恆星或星系能產生這樣的訊號,休伊什在論文中推測,這很可能來自不尋常的天體,例如白矮星或中子星,我們現在確認這種電波脈衝星是一顆中子星,而且是高速自轉的中子星。
脈衝星是一顆不尋常的天體,而本身的發現過程也是個意外。休伊什和貝爾原先研究的方向是類星體的閃爍現象,並且自行設計製造特殊的電波望遠鏡,針對此一現象收集波長
3.7
公尺的電波訊號。電波訊號的閃爍現象和可見光的閃爍類似,平常看到的星光閃爍, 是因為大氣的擾動,使得空氣密度分布不均,當星光通過大氣時,產生折射,因而出現閃爍現象。太陽系內的行星際空間也有密度不均的電漿
(plasma)
,這些電漿大多來自太陽。太陽系外電波源發出的電波,經過不均勻的行星際空間,也會有行星際閃爍
(interplanetary scintillation ,如圖二)
。
圖二:水面波會像透鏡一樣,使得太陽光在水底產生較亮和較暗的區域,並且會隨著水波前進(左)。大氣空氣像水波一樣的波動,星光經過大氣空氣後,也會在地表產生類似的現象(中)。無線電波經過太陽風,也會產生像星光閃爍的現象(右)。(作者提供)
由於行星際閃爍非常快速,通常是以秒計,因此只有角直徑很小的電波源才有明顯的行星際閃爍,休伊什在1948年進入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開始研究電波源的行星際閃爍,並於1954 年得到角直徑小於1秒弧(角度1度的3600分之一)的電波源,在觀測波長大於1公尺的情形下,才會有行星際閃爍。
正好在
1960
年,美國天文學家桑德奇
(Allan Rex Sandage, 1926~2010)
發現名為
3C48
的電波源,
3C48
雖長得很像一般的恆星,但有全然不同的光譜特徵。
1963
年,另一位美國天文學家施密特
(Maarten Schmidt, 1929~)
又發現一顆電波源
3C273
,從光譜中確認出高紅移的氫光譜線(圖三),根據美國天文學家哈柏
(Edwin Hubble, 1889~1953)
在
1929
年發現的哈柏定律,這樣高紅移的天體代表
3C273
離我們很遠,雖然
3C273
看起來很像一般的恆星,角直徑小於
1
秒弧,但在這麼遠的位置,又能發出明亮的光線,顯然不是一般的恆星,故稱之為類星體
(quasi-stellar radio source
,或稱
quasar)
。休伊什便將原先研究角直徑小於
1
秒弧的行星際閃爍,轉向了類星體。
圖三:上圖是3C 273的光譜,有明顯的三條光譜線,下圖是實驗室所得到的光譜線,標示出三條氫光譜線,分別是波長410奈米的H
δ
, 434 奈米的H
γ
和486 奈米的H
β
。與3C 273 的光譜線比較, 3C 273的三條光譜線是高紅移的氫光譜線。
為了這項類星體的行星際閃爍研究,休伊什建造了特殊的電波望遠鏡,由於類星體屬於河外電波源,離我們很遠,電波微弱,需要較大的天線面積收集足夠的訊號,於是在英國劍橋建造了長
470
公尺、寬
75
公尺的矩形天線陣,天線接收面積可達
1
萬
8000
平方公尺。這個矩形天線陣是由
2048
個偶極天線
(dipole antennae)
所組成,懸掛在
1000
多根高約
3
公尺的木桿上,並用了超過
190
公里的訊號纜線連接(如圖四)。貝爾就在這個時候進入休伊什的團隊,和其他五位團隊成員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合力建造。
1967
年
7
月,矩形天線陣開始啟用,貝爾負責電波訊號資料的收集。矩形天線陣記錄的資料都寫在紙帶上,一天所記錄的紙帶約30 公尺,貝爾都是用肉眼的方式在30 公尺的紀錄紙帶上找尋類星體的閃爍訊號,到了當年的8月,貝爾發現了異常的現象,她將這顆脈衝星編號為CP1919(現編號為
PSR B1919+21
,
1919
和
21
分別代表脈衝星的赤經赤緯座標,赤經
19
時
19
分,赤緯
21
度),之後貝爾又在將近
5000
公尺長的記錄紙帶上找到
3
顆脈衝星,當中的一顆編號為
PSR B0950 + 08
,其脈衝週期僅有
0.25
秒,一秒大約閃爍四次。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15期】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