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2012年
- 515期 - 發現中子80年(11月號)
文章專區
2012-11-01中子的發現—眾裡尋它千百度,多年苦覓終現身
515 期
Author 作者
邱韻如/任教長庚大學通識中心物理科。
現在一般人所知道的原子模型,是電子圍繞著由質子和中子所組成的原子核轉。 其實在1897 年湯木生(J. J. Thomson, 1856~1940)發現電子之前,科學家所以為的原子還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電子是現怎麼存在於原子之中呢?湯木生想出了所謂的「葡萄乾布丁模型」,把電子一顆顆安置在原子之中。
1910 年,拉塞福(Rutherford, 1871~1937)的學生在α粒子散射實驗中發現了奇怪的現象。 1911 年,拉塞福發表論文,宣稱有原子核的存在,電子繞著原子核轉,就像行星繞著太陽轉一樣。直到 1932 年,拉塞福的學生查兌克(James Chadwick, 1891~1974)發現了中子,原子核才成為我們所知的由質子和中子兩種粒子所組成。
為什麼在拉塞福發現原子核之後,經過長達二十多年中子才被發現?中子的發現歷經了哪些過程,其對原子核物理的發展扮演了什麼重要的角色?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一是中子未現身之前核子物理的發展背景,二是尋覓中子的發現過程,三是發現背後的相關軼聞與啟發。
中子未現身之前
從陰極射線的研究開展以來,科學家們陸陸續續發現與探究各種神奇射線,不斷用 α射線轟擊各種原子,「不可分割」的原子變成了有核的結構。他們發現有的原子有同 位素,有的會發射出各種射線,衰變成別種原子。雖然在這個解謎的階段,還沒有人想過有「中子」這種東西的存在,但這些神奇射線及放射性的研究,引領著科學家逐步走向發現中子之路。
各種神奇射線紛紛出爐
十九世紀末,科學家們對陰極射線非常好奇,紛紛進行研究。德國的實驗物理家倫琴(Roentgen, 1845~1923)在 1895 年意外發現陰極放射管裡發出了一道奇妙的光,他用這種光照了一張他太太的手的照片,轟動了全世界。倫琴的論文及照片引起了更多科學家的好奇,紛紛投入解謎的研究工作,這道奇妙的光就被稱之為 X 射線。
貝克勒爾(Becquerel, 1852~1908)進行了很多研究,設法解出 X 光的謎。他對鈾鹽所發出的射線做了很多研究,發現有些性質和 X 光很像,有些則不同,例如鈾射 線和X光一樣可以使底片感光,卻無法像X 光一樣照出骨頭的照片。這種和 X 射線類似但又不太一樣的奇妙射線,就稱為貝克勒爾射線。
1897 年,居里夫人(Marie Curie, 1867~1934)以貝克勒爾射線當作博士論文的主題,隔年7 月她發現了一種新元素,以其祖國波蘭(Poland)命名為釙(Polonium)。 同年 12 月,又發現另一種新的元素,將這個新元素命名為鐳(Radium,取自拉丁文的 radius),所謂的貝克勒爾射線也被稱之為放射線,所以貝克勒爾就被稱為放射性之父。居里夫人促進了放射性的研究,她創造了「放射性」(radiation)這個名詞。……【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