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2-12-01現代藥物標靶—G蛋白偶合受體之研究解析 516 期

Author 作者 金克寧/任職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

201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羅伯特.萊夫科維茲(Robert Lefkowitz)與布萊恩.克比爾卡(Brian Kobilka)兩位美國科學家,以獎勵他們對「G蛋白偶合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研究的貢獻。這兩位科學家均為心臟科醫師,憑藉著本身的專業,他們很早就認知腎上腺素是心臟血管生理調控之關鍵荷爾蒙(亦稱激素)。然而,當時人類對於如何將腎上腺素訊息傳入細胞之機制尚未確定,藥物如何作用、細胞如何反應均尚未清楚,故他們選擇以現代分子生物學之方法,試圖釐清荷爾蒙影響心臟血管之細胞訊息機理。

三十多年間斷斷續續,人們對GPCRs之認識有如穿越時光隧道,從完全不知其生化特性,至今天解析「藥物–受體–G蛋白活化」之三元複合體晶體結構。如此進展,彷彿已能目視荷爾蒙訊息自細胞外一步一步經過GPCRs傳入細胞內,從僅僅活化G蛋白(G protein)及環單磷酸腺(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到今日展示GPCRs如何參與一系列訊息蛋白激酶之調控;使我們如同挖到一個標靶藥物研發金礦,將大大地提昇日後生命健康品質。

萊夫科維茲可謂是GPCRs訊息傳遞之父,而克比爾卡自從30歲踏入萊夫科維茲實驗室起便立志解析藥物–受體– G蛋白活化之三元複合體晶體結構。經由不斷地回應各個挑戰,堅忍不拔的渡過事業低潮,三十多年來艱苦工作所累積之成果,有如萬丈高樓平地起,不但使我們日後健康更有保障,其執著與熱誠,更值得當代科學研究者尊敬傚法。

 

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兩位得獎者

GPCRs所扮演的角色

GPCRs 的作用,影響我們體內每一個細胞。從鼻子、眼睛、心臟、血管,至腦中樞神經細胞,功能上從視、嗅、味覺,以及血壓、心跳至行為與心智活動, 均有GPCRs之參與。雖然,和GPCRs有關之藥物在今日市場占約百分之40~50%,可說是與人類息息相關、和生活如影隨行,然而一般人對其所知卻相當有限,就如同乙型腎上腺素受體藥物——瘦肉精,在我們社會爭論了好一陣子。

每一個細胞,內外均被由雙層磷脂質所構成的細胞膜隔離。這層細胞膜的主要功能在於維持細胞內部生化環境之恆定,而不必要或有害之物質則被隔絕於細胞外。不過,許多細胞之生化運作需受細胞外在環境所調控,而胞膜表面的「受體」,即擔當了細胞接受外界訊息之第一線角色。尤其細胞和細胞間的聯繫互動,以及感覺外部環境,乃是基本生命現象之一;故細胞之訊息由外傳到內,與細胞內生化訊息之產生,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當上游發號司令,釋放訊息之細胞便分泌化學物質,將指令傳遞給收受訊息之下游細胞。位在下游細胞膜表面,能與這些化學物質結合的受體,即為細胞接受這些外來指令的第一線工作站。當受體和訊息分子結合後,即會引發特定系列之生化反應,由此改變細胞生理,達到訊息傳遞之目的。

1960~1980年代,科學家發現許多荷爾蒙、神經激素會透過胞膜表面受體調控胞膜內G蛋白的活性,而在胞內產生第二訊息,催化下游一系列細胞生化反應,這些受體即為GPCRs(圖一)。因為發現G蛋白和提出GPCRs的概念,美國的吉爾曼(Alfred Gilman)和羅德貝爾(Martin Rodbell)獲1994年諾貝爾生醫獎。

圖一:荷爾蒙透過胞膜表面受體,調控胞膜內G 蛋白活性,接著開啟一系列反應,引起細胞代謝改變。(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GPCRs是800多種受體之統稱,它位於細胞膜上,單一多胜鏈由七個穿越胞膜親酯性多胜α螺旋鏈組成,故又稱為7TM受體(7 tansmembrane)。它們幾乎參與了每項生理功能。GPCRs 為胞膜表面接受胞外訊息,將之催化為胞內生化訊息之主要受體。小自真核單細胞之互相傳遞訊息,大至高等生物心智活動之神經訊息傳遞,GPCRs 均存於前線。在哺乳類中, GPCRs遍布於體內不同細胞組織中,讓身體回應各種荷爾蒙及外在環境等各式化學訊息。不但使細胞感覺外在之環境,更使各個不同的細胞能夠互相溝通、組成細胞團隊,完成個體之特定生理功能。

分布在感覺細胞如眼、鼻、舌之GPCRs 能讓我們感覺光、氣味及味道;分布於心臟血管者則負責調控血壓、心跳及血流;分布在腦神經細胞的GPCRs 執行我們思想及心智之運作。GPCRs 可偵測之化學、物理訊息,包括費洛蒙、荷爾蒙、胜肽、大型蛋白質、氣味、神經傳導物質,電磁波其他訊息分子等。這些物理化學訊息會與GPCRs 緊密結合,然後活化細胞內的G蛋白,進而誘發影響知覺、行為、心跳、血壓、血糖等等基礎功能。如果這些訊息傳導途徑出現功能異常,則會導致各種生理及心理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變、憂鬱症、視覺障礙、氣喘及部份特定癌症。目前市面上的藥物,約有四成是針對它而設計。

GPCRs分離純化及基因選殖

雖然人類在1960 年代,發現胞膜表面普遍存在接受胞外訊息分子,調控細胞內G蛋白活性之受體,並且了解GPCRs 主宰胞外訊息傳遞至胞內之關鍵步驟, 但GPCRs之分子結構、此受體如何識別各種不同之訊息分子、如何調控下游之G 蛋白……等問題相繼產生。在1970 年代,欲了解受體之分子結構及功能,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受體自細胞膜上純化分離。然而,若以生物化學的方法純化分離受體分子,至少有兩項技術瓶頸必須克服。

首先,必須有精準的受體分子定量檢測技術。其次,得將受體分子自原本的細胞膜中溶解出來,進一步利用合成之磷脂雙層膜取代原本之細胞膜。這兩種純化分離受體分子之技術,在那時均尚未建立。當年25歲的萊夫科維茲,是一個年輕的心臟科醫師。雖然,已知對心臟血管而言,腎上腺素是種強效荷爾蒙,而在心血管細胞表面也必定存有一種荷爾蒙接受器,故當荷爾蒙和該接受器結合後能引起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但是在當時卻沒有人能夠告訴他,這個接受器之分子構造,以及它如何將荷爾蒙之結合轉化為細胞之生理反應。故萊夫科維茲於上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在杜克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室中,從事對G蛋白具有調控型腎上腺素受體定量,與細胞訊息傳遞之生化研究。

首先,他發展出利用碘125同位素標示的「乙型腎上腺素配體」和受體做競爭結合的方法,精準地定量受體在胞膜表面的濃度,以及配體和受體之親合力。他運用此法,發現了許多乙型腎上腺素藥物的藥效和其對受體親合力成正比——親合力愈高藥效愈強。更進一步,他的研究團隊利用此一受體活性技術及特定之界面活性劑,在受體純化過程中追蹤受體對同位素標示配體的這結合活性,成功地自細胞膜上經過百萬倍之分離純化,得到高純度之乙型腎上腺素受體蛋白分子。

這樣的純化過程,確實非常艱辛。畢竟從數十克之細胞膜中,僅能純化出幾十亳克之受體蛋白。萊夫科維茲及他的團隊花了十年苦工,建立用於受體純化之親合性色層分析。在研究受體的純化過程中,他奠定了自動物細胞膜表面純化GPCRs 之準則;同位素標示之配體及特定之界面活性劑,給予了日後從事GPCRs 研究工作者既定方法。

有了高純度之受體蛋白,他們可進行受體胺基酸排列序之鑑定。根據部分純化受體之胺基酸序列,萊夫科維茲團隊設計出受體cDNA(Complementary DNA ,互補DNA)片段,運用此cDNA片段,他們自體基因庫中取得了腎上腺素受體之cDNA 。根據此一cDNA核酸序列轉譯,得到受體胺基酸序列。

此單胜鏈,穿過細胞膜七次。穿越膜之部分,為七個親脂性序列,在胞內及胞外各有三個由極性胺基酸序列組成的區塊(圖二)。

圖二:G 蛋白偶合受體之結構示意圖。

 

他們發現,所得到之腎上腺素受體,與人體中的另一個受體的胺基酸序列非常的相似。這個受體,便是人類視網膜上的視紫質(rhodopsin)光受體。因此,他們意識到,必定存在著看起來相似且功能模式相同的受體家族。

大約此時,年僅30歲的年輕心臟科醫師克比爾卡初加入了萊夫科維茲團隊。雖然沒有經過正式之分子生物學相關訓練,但他對於GPCRs結構功能之解析卻有著強烈之企圖心。過去他曾會同杜克大學生化所之研究人員,在李察遜(Jean Richarson)之結構實驗室模擬GPCRs 之結構功能關係。由於當時發現,腎上腺素受體之基因沒有基因內區插入子(intron),可以直接自體基因庫中取得不同GPCRs之cDNA,有鑒於此,克比爾卡便建立了不同種動物之體基因庫,將整個腎上腺素受體家族轉殖出來。

雖然,腎上腺素受體在體內均被腎上腺素或副腎上腺素活化,但其不同型受體,卻分別活化不同之G蛋白。甲型腎上腺素受體通常活化Gi(抑制性G蛋白),使得細胞內cAMP之量降低;而乙型腎上腺素受體則活化Gs(刺激性G 蛋白),使胞內之cAMP量增加。

除了腎上腺素外,尚有許多甲型及乙型腎上腺素受體專一性之合成藥物,可用於區分不同之腎上腺素受體。克比爾卡手頭上有各型之腎上腺素受體cDNA加上各型專一性之受體藥物,他用基因交換工程方法作成不同組合的甲型乙型雜混受體,測試比較這批雜混受體之藥物專一性及其對胞內G蛋活化之專一性。這一系列之實驗結果顯示,受體在胞膜表面外側之穿膜螺旋鏈(TM)和藥物結合有關,胞膜內側第五穿膜螺旋鏈(TM5)及第六穿膜螺旋鏈(TM6)之間的圈塊則和G蛋白作用。……【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