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專欄
文章專區
2012-12-01
【生物醫學新發現】別太乾淨了!
516 期
Author 作者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過敏
公共衛生
免疫學
流行病學
在台北市捷運的車廂裡,我曾見一幅漫畫,大意說男人雖老,但心底仍有個頑童,在蠢蠢作祟著,而女孩不管多年輕,內心都是個小媽媽,有照顧人的愛心。這幅漫畫對我這教過不少年演化心理學的老男人,確能激起會心的莞爾。
初當人母的少婦,更有清潔的衝動,只要能從產床起來,她就會為嬰兒的健康,而無止境的滅菌,從洗衣服、洗手,到洗奶瓶,甚至於整個居所的清潔,對她來說都是天大的事,常令初為人父的先生疲憊不堪,但現在科學界的新假說,該能解放這些乖乖牌老公了。
花粉熱也叫乾草熱,是漂浮在空氣中的花粉蛋白質進入人鼻腔後,激起的一種過敏病。20世紀中葉後,被英國公共衛生學者所關切。經他們統計,發現其與接觸性皮膚炎均有漸增的趨勢,並命名為「後工業革命的瘟疫」。到了
1989
年,那時在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員史特拉千(
David P. Strachan
),便利用一項已經進行許多年(從
1958
年起)的縱向研究「全國兒童發育調查」資料,針對
16
項因素(包含出生序、社會、經濟、環境等不同變項)進行分析,看花粉熱及皮膚炎病人與哪一種因素有所關聯。
他發現年輕人患病率(以他們至
23
歲時為止),與他小時家中孩子總數,恰恰成反比,亦即兄弟姊妹多,反不易過敏;反之,若是獨生子,那罹病的可能就最高了(約
18~20%
)。
對這有趣的現象,史氏認為可以否決「小時呼吸系統有病毒感染,長大後容易導致花粉熱」的傳統假設;相反地「若幼年從母親或兄弟姊妹傳來的感染,反能保護小孩,使他成年後,比較不易患花粉熱。」
史氏還作了引申的推測:即工業革命以來,當核心家庭越變越小,家中衛浴設施愈加改進,個人衛生更加注重,是否降低兒童患病率,反提高年輕成年人的過敏病呢?
這個推測就變成了「衛生假設」,即幼年生長環境越乾淨,越減少與病原的接觸,反越增日後過敏病的機會?這個假設,雖然只源於一個統計出來的相關性,但確實能激發想像,逼著流行病學家及免疫學家順著這思路探究。
生長環境與過敏病的相關性
工業革命常是國家或社會致富的關鍵,在
19
世紀末完成工業革命的英法美諸國,當今青少年氣喘病可高達
10%
左右,但在
19
世紀時,氣喘病在這些國家很稀少呢!
去年有一項比較精細的雙盲實驗,也支持衛生假設。所謂雙盲,指收集資訊者及被研究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所施及所受的變項,以免有主觀判斷滲入,影響產出的結果。這團隊調查
2500
位烏干達孕婦,看她們懷孕時吃了寄生蟲藥後,嬰兒的皮膚過敏(
Infantile eczema
)是否增減?結果發現,吃了藥的孕婦所生的孩子,皮膚過敏率高於控制組(母親沒吃藥所生孩子)一倍。
目前雖已有大量統計研究,指出人類幼年若生長環境乾淨,則成年後過敏病比率較高,但在免疫學的現有理論架構內,如何嵌入衛生假設呢?這工作就不是用統計工具來作分析的流行病學家所能著力的了。
我們現有的免疫學典範裡,認為
B
淋巴細胞生產抗體,但要有幫手
T
細胞來刺激
B
細胞。幫手
T
細胞又有好多次級分類,例如未完全分化的
T
細胞叫
T
零細胞,它接受第三型干擾素(
gamma Interferon
)刺激後,分化成
T
一類細胞,負責細胞媒介免疫反應,若干
T
零細胞受四號介白素(
Interleukin 4
)刺激,就分化成
T
二類細胞,主要負責體液免疫反應,即刺激
B
細胞製造抗體。
我們知道氣喘及過敏性鼻炎,主要是外來抗原與呼吸道上的
E
型抗體(抗體有五種,這
E
大類是引發立即發作型過敏反應的主要媒介分子,位於後敘兩種細胞膜上)接觸後,刺激肥胖細胞及嗜鹼性球,分泌發炎物質所引發。所以有一種衍生假設,認為幼年大量接觸外來細菌或病毒,能讓
T
一類細胞活躍,進而壓制
T
二類細胞,若幼年沒機會接觸外來病原,倒讓
T
一類細胞太閒,讓
T
二類細胞大量刺激
B
細胞,來造抗體,反而產生自體免疫疾病及過敏病呢!
剛剛所敘,是衛生假設在細胞階層的可能推論,證據還不是很多,但有不少人正由不同方向探究衛生假設,例如何種病原感染、何種時刻感染,能對何種過敏病或自體免疫病有降低的作用。
英國公共衛生學者史特拉千經研究提出假設,過敏症狀與幼年生長環境的乾淨與否有關連。
有些醫生也想到臨床應用,既然古代人在幼年時候會接觸不少種類的寄生蟲,當現代醫藥除掉這些寄生蟲後,是否反而顛覆了人體免疫體系的正常運作呢?基於這種想法,餵人以豬鞭蟲(
Trichuris suis
)卵或美洲鉤蟲(
Necator americanus
),讓它們寄生腸道裡,是否能轉移免疫系統的攻擊火力,讓它們別來攻打自己的組織呢?目前有幾項自體免疫疾病,如氣喘、多發性硬化、克隆氏大腸發炎症、潰瘍性大腸炎,都有試驗性的寄生蟲治療法。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16期】
參考資料
Olszak, T.,
et. al.
, Microbial Exposure During Early Life has Persistent Effects on Natural Killer T cell Function,
Science
, Vol. 336: 489-493, 2012.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