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12-12-01天外飛來的輻射
516 期
Author 作者
黃明輝:任教聯合大學能源工程系及通識教育中心
19世紀末期,電磁學已經完成,化學的原子說也已成型。但原子又是什麼組成的?科學家開始研究次原子的領域,逐漸發展出20世紀的近代物理。
20 世紀初的極限運動:發現宇宙線
初期,科學家發現某些礦物有α、β、γ三種輻射線,除了會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外,也會游離空氣,使帶電的驗電器逐漸失去電荷,因此驗電器就可以測出游離粒子數。1897 年,湯姆森(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測量到陰極射線(與β射線具有相同性質)的電荷質量比(e/m)。1909年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ikan, 1868~1953)從油滴實驗發現電荷有最小的單位e=1.6×10-19庫倫,由此可推測出陰極射線的質量m;這個粒子就是電子。1911年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由α射線在金箔的散射實驗,發現原子內的構造類似行星與恆星的關係,證實了原子核的存在。此時科學家只知道原子裡有電子與原子核而已。
1911~1912維克爾.海斯(Victor Hess, 1883~1964)帶著驗電器登上氣球,在高空測量游離粒子數飛行(圖一)。他發現從地表約1.5公里以上,大氣中的游離粒子數隨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加(圖二);與來自地表放射性礦物的預期相反,因此推論此輻射源必定來自地球以外。海斯也利用日蝕時做實驗,發現即使太陽被遮蔽,仍有相同的游離粒子,證實了這種輻射源可能不是太陽。1932 年密立根命名此種輻射為「宇宙輻射」(cosmic radiation),後人又通稱為「宇宙線」(cosmicray)。海斯因發現宇宙線而在193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直到1919年拉塞福才發現質子,所以宇宙線其實比質子有著更悠久的歷史!
圖一:(A)沃爾夫驗電器,(B)海斯所用的氫氣球,(C)海斯在1912年8月降落後的留影。
圖二:海斯與羅西測量大氣游離輻射隨高度變化的關係。
當年海斯使用沒有加壓的開放式吊籃, 飛到最高5350公尺高空做實驗,其困難猶如攀登喜馬拉雅山。後續的研究更是讓宇宙線學家上山下海,因此將早期的宇宙線研究稱之為20世紀初的極限運動,可說是毫不遜色!今年是發現宇宙線的一百週年,為了紀念海斯百年前的先鋒英雄式的創舉,我們舉辦一系列的科普演講活動,本文針對民眾對宇宙線最常問的幾個問題作簡短回答。
宇宙線是什麼?
海斯雖知道這些高空輻射源來自地球以外,但仍不知究竟是甚麼造成輻射。後來有其他學者從平地到高山、甚至在輪船上巡迴全球,進行類似實驗。集合各地的數據後,發現宇宙線通量(每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單位立體角的粒子數 1/m2 s sr)與地磁場的緯度有關(稱為緯度效應),暗示宇宙線應該是帶電的粒子。1930年代發展出新的探測技術,可以測出宇宙線的方向;接著發現了從西方來的宇宙線比從東方來的宇宙線多(稱為東西效應)。以帶正電的粒子為例,從西方來的軌跡來自於太空,但從東方來的低能量粒子的軌跡會被地球阻擋,因此不可能是宇宙線。綜合緯度效應與東西效應,宇宙線學家證實了宇宙線主要是由帶正電的粒子組成。
同一時期,除了感光乳膠片以外,物理學家開發許多測量這些宇宙輻射,例如:雲霧室、火花室等。從這些實驗中發現到許多與一般的電子質子不同的新粒子,例如1932年安德森(Carl D. Anderson, 1905~1991)從雲霧室的照片發現正子:與電子類似但帶正電的反物質。後來證實這些粒子都是原始的宇宙線與大氣作用產生的次級粒子,又稱為次級宇宙線;海斯等人所測到的就是這些次級宇宙線。早期的粒子有關的研究需要利用次級宇宙線。直到1950年代人造粒子加速器出現以後,物理學家開始用可控制的粒子束作實驗,逐漸演變成為現代的核子物理與粒子物理。
次級宇宙線中,常見的粒子除了電子(β射線)、正子及原子核以外, 還有緲子(μ, muon)與微中子(ν, neutrinos)這兩種輕子。緲子跟電子類似,但質量是電子的270倍;緲子具有很強穿透力,可以穿越數千公尺岩石到達地下,後面會再提到緲子的應用。
海斯雖然證實宇宙線與太陽無關,但地面上長期的監測宇宙線計數,卻發現跟太陽黑子數有相反的變化:黑子數越多時、宇宙線數量較低。這個關聯性直到1960年代進入太空時代才有解答。科學家發現太空竟然充滿輻射性,這就是被地磁場束縛住的電子與質子所形成的范艾倫輻射層。另外也發現太陽風與太陽風暴,這些都是太陽表面噴發出來由電子、質子混雜在磁場所形成電漿。因此把來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線分成太陽宇宙線(solar cosmicray)與銀河宇宙線(galactic cosmic ray)。1970年代附近,科學家將粒子偵測器放上氣球或衛星,到高空直接測量原始的宇宙線。發現原始銀河宇宙線約為86%的質子、13%的氦核、1%的其他更重的原子核,電子的比例只有約0.1%。
太陽風往太陽系外吹襲,因此會影響由太陽系往地球進來的銀河宇宙線通量。太陽表面的活動又以黑子數為代表,有著約為11年的週期性變化。太陽活躍期時,黑子數多、太陽風較強、因此宇宙線的通量下降。因此宇宙線的通量也隨著太陽的週期而變化,如圖三所示。
圖三:上半段為太陽黑子數,可以明顯看出約11年的週期性變化,下半段為格陵蘭島上的Thule中子計數器測到的宇宙線數據。兩者明顯有負相關,這是宇宙線受太陽風阻擋的結果。(圖片來源:neutronm.bartol.udel.edu)
宇宙線物理
宇宙線的偵測分成直接與間接兩種,直接偵測必須以衛星或高空氣球攜帶類似粒子物理實驗的儀器,遠離大氣層的干擾才能偵測原始宇宙線。由於偵測器的體積有限,故只能偵測通量高的低能量事例,能量上限約1014eV 。目前最先進的偵測器是由丁肇中院士主持的α磁譜儀(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簡稱AMS), 2011年5月24日登上太空站。短短一年的時間,已經收集到比以往100 年所收集到的所有宇宙線還多的數據。相信未來會有更詳實的數據,促使更多的成果出現。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