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3-01-01想念野蠻的自然,但寄希望於新人類 517 期

Author 作者 蔡孟利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這本書有著傳神的意譯書名。在讀的同時,我一直莫名的被觸發起《萬曆十五年》書中的情節,那些在書中仔細描寫的萬曆皇帝、申時行、張居正、海瑞、戚繼光以及李贄在當代的事功,以及作者在時間的縱深中所看到這些人之想法緣由與發展的極限。歷史對這些人的束縛,就像本譯作中這樣的敘述:「我們自身和我們的行動都受到過往的束縛,在我們的雙眼所接收和傳遞的場景中拉扯,無論我們是誰,即使今日色彩繽紛的世界早已不見蛇的蹤影,仍然難以擺脫牠們的影響,每天都是如此」(頁246)。

我們都避不掉歷史的宿命,如果我們用來設置參考座標的時間軸夠長的話。對生物學來說,敘述這段「宿命」的大歷史觀,就是演化論。不管我們對演化論的立論及證據還有多少爭議,說「演化」為生物學史上最具創意,達爾文為生物學史上迄今最偉大的科學家,我想,持反對意見的人大概不多吧。「演化論」提供了一條思考的主軸,讓生物學的各個學門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交集,使生物學不再是散亂無組織的知識。

然而,在台灣的生物學教育中,太專業的學門分枝被過度的強調,演化論的課題反而是被輕忽的,沒有得到它該受到的重視,致使我們越來越容易犯了見樹不見林的偏見。《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一書,我想作為把「現代的」生物學家們的心思,從DNA 、RNA 、蛋白質、神經元等等個體層面課題的專注拉回巨觀環境的現實,拉回我們只是滄海一粟中的成員角色這樣的認知,是本很適合的入門教材。作者從腸道微生物的課題切入,看闌尾的功能、看牛乳與人類基因的關係、談到我們腦中的恐懼模組與精神疾病和集體排外行為的關係,還有,人類赤裸的無毛髮之謎。這些跟我們切身相關的課題,都是闡述演化動力的有趣例證,顯示了演化的動態歷程,也顯示了演化的腳步仍然持續的在行進。

本書作者在鋪陳概念時條理清楚、論證有力,雖只是科普讀物,但結構上有相當專業的水準。然而,要提醒讀者的是,畢竟這不是本嚴謹的教科書,書中有些敘述的邏輯或是觀點仍值得商榷。

基本上,生物的演化不受生物主觀意識的驅動,亦即生物無法為了適應環境主動去產生可遺傳的性狀改變(當然,現在人類的基因工程技術如果真應用到人體的精卵則另當別論)。就演化的動力而言,遺傳變異性的多樣化加上環境因素的天擇,才是造成現今物種樣貌的原因。因此,在書中所使用的敘述,例如第333 頁的這段:「四億九千萬年前,為了要偵測獵物,演化出第一批的眼睛。之後又演化出第一個味蕾來幫助我們尋找適合的食物,避免誤食有毒的物種,敦促我們朝向所需要的,遠離我們不要的。」這樣含有生物體主觀目標導向的敘述方式,或許只是作者在科普讀物裡,為吸引讀者注意力,偶而所使用的戲劇性寫法,但還是需要讀者留心這與真正演化動力的差別。……【更多內容請閱讀商周出版《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
The Wild Life of Our Bodies: Predators, Parasites,
and partners that shape what we are today
作 者:羅伯.唐恩
譯 者:楊仕音、王惟芬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2 年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