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2013年
- 517期-人類首航成功110週年紀念-萊特精神的昨事今飛(1月號)
文章專區
2013-01-01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超燃衝壓引擎
517 期
Author 作者
張雅筑/就讀成功大學航太系研究所。溫志湧/任教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當氣體加速至音速時,所產生的震波使得空氣動力特性產生變化,故音速一直是航空科技的一大門檻,自行製造超音速飛具的能力更是國力的象徵。然而,自從2004年11月,美國X-43A無人飛機創下9.8倍音速(12144 km/h)的吸氣式引擎最快飛行紀錄之後,「超音速」(supersonic)恐怕已經是過去的名詞了,飛行競賽從此進入了「極音速」(hypersonic)時代。極音速有多快?極音速飛機X-43A 從高雄到台北只需要兩分鐘,而極音速飛彈將可以在一小時內攻擊地球上任一角落!由超音速進步到極音速,其中的關鍵即在於超燃衝壓引擎(超音速燃燒衝壓引擎;supersonic combustion ramjet ,簡稱scramjet)。
過去雖然也有超音速渦輪噴射引擎(supersonicturbojet engine),但是氣體在燃燒室中必須降為次音速,再由出口噴嘴加速成超音速。渦輪噴射引擎入口為超音速氣體,在降為次音速氣體的過程中,因為動能減少而使得內能增加,氣體變為高溫高壓,入口氣體與燃燒室氣體速度差距越大,燃燒室氣體的溫度就越高,燃料在點燃之前就已經被高溫解離了,高溫氣體亦會傷害燃燒室材料,這就是為什麼渦輪噴射引擎最快只能到3 馬赫的原因。
相同地,傳統的衝壓引擎(ramjet)在超音速飛行時,也是以次音速氣體燃燒,但是由於衝壓引擎的內外速度差相對渦輪噴射引擎來說較小,故衝壓引擎可以達到馬赫數5左右。那麼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要讓氣體釋放高熱不就好了嗎?只要能維持氣體進入燃燒室的速度,氣體就不會被加溫,因此科學家開始研究超音速燃燒的衝壓引擎,氣體於scramjet的燃燒室內依然為超音速,少了高溫這個棘手的問題,根據蘇聯第一科學研
究院最初的估計, scramjet 可達到20馬赫數以上的極音速飛行。
圖一:X-43A 無人飛機。
圖二:位於成大航太系館,由美國普惠公司所捐贈之渦輪扇噴射引擎。(作者提供)
Scramjet 的誕生
科技常常是因應國防而生,對極音速飛行最有興趣的國家當屬蘇聯,因為他們需要造出更快的飛彈。最早開始研究scramjet的科學家是俄國人切克丁寇夫( E . S . Shchetinkov),切克丁寇夫是蘇聯第一科學研究院的衝壓引擎專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探討超音速燃燒的可行性,並在1950 年代召集一批年輕的科學家鑽研燃燒學,在此同時,蘇聯在衝壓引擎的研究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西元1957 年,切克丁寇夫發表了關於scramjet的理論分析,在他的號召之下,有志之士紛紛投入scramjet的研究,在1950 年後期到1960 年初期蓬勃發展。方達佑克(S.M.Bondaryuk)帶領的團隊探討不同燃料於超音速燃燒場的效率,只可惜這樣的光景只持續了7~8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