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文章專區
2022-12-01走入畫作〈雅典學院〉中的理型世界 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知物依數」
636 期
Author 作者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Take Home Message
• 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以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作為分隔線將畫一分為二,而畫作左前方小黑板中的圖樣正是畢達哥拉斯的「畢氏音階」。
•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單點可以延展成一維線段,一維線段再伸張成二維平面,而二維平面環圍生成三維立體,最後由三維立體生成萬物。
• 柏拉圖將數學融入靈魂的組成方式中,認為造物者會依據特定數列分割靈魂,而他的分割原則也受到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影響。
歐洲文藝復興三傑中,最耳熟能詳、引人津津樂道的非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莫屬,至於作品最恢弘大氣、耀眼奪目的則是首推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拉斐爾(Raffaello Santi)始終是位居老三的角色,只能默默望著兩位老大哥的背影。這其中的原因絕不是因為拉斐爾技不如人,比較有可能歸因於他在37 歲就英年早逝,相較於分別在67 歲和89 歲逝世的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足足少了30~50年的時間向世人展現他的才華。
雖然拉斐爾的畫作構圖可能不如達文西般深沉,人物線條也缺乏米開朗基羅的張力,但他的作品意象卻蘊含著一股悠淡的敘事魅力,靜靜地吸引觀者駐足,以眼代耳聆聽著訴說的故事。而在拉斐爾的作品中,又以〈雅典學院〉(Scuola di Atene,圖一)這幅濕壁畫最令人咀嚼玩味,思索再三。
圖一:拉斐爾〈雅典學院〉
〈雅典學院〉中的兩個世界
1509 年,26 歲的拉斐爾經梵諦岡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Sancti Petri)第一任建築師伯拉孟特(Donato Bramante)的推薦,於是受教宗儒略二世(Pope Julius II)的邀請到梵諦岡為教宗書房做裝飾壁畫,歌頌神學、哲學、詩學、法學。〈雅典學院〉位於東牆,和位於西牆的〈聖禮的辯論〉(La disputa del sacramento)遙相呼應,象徵天上人間諸賢先哲的對話。在〈雅典學院〉畫作中共有58 位人物,古代西方文學、史學、哲學、藝術、科學各類知識的代表人物聚於一堂,象徵西方古典文明。
由於拉斐爾未曾明確指出畫中人物的身分,因此幾百年來學者專家只能從各種跡象去臆測畫中人物的原型。不過仍有些人物是相當確定的,例如站在大廳中間的兩位人物一眼即可辨認出左邊是柏拉圖(Plato),右邊是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圖二)。但這並非從兩人的長相辨認(實際上畫中的柏拉圖是以達文西的樣貌為範本),而是從他們手中拿的書本和手勢⸺柏拉圖右手向上指天,左手握著他解釋宇宙構造的著作《蒂邁歐篇》(Timaeus);亞里斯多德則是右手向下撫地,左手托著他描寫人類性格美善的《尼各馬科倫理學》(Nicomachean Ethics)。拉斐爾很巧妙地以兩人作為分隔線將這幅畫一分為二,左半幅書寫著充滿辯證的理型世界,右半幅則是描繪實證的現實世界。本文將先談辯證理型世界中的人物所象徵的隱喻。……【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