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3-02-01科學傳播之目的與功能 518 期

Author 作者 莫季雍/任教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在臺灣正進行一個史無前例的合作,共同為提昇國民的科學素養而努力。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跨域的合謀可能嗎?

為什麼要科學傳播

科學本始於人類的生活,人類為求更好的生活條件而對環境深入地探究與發明,其傳承教導就是傳播。但形成為專門化知識體系後,反而與一般人距離愈來愈遠。人們都受科學的影響,都在享受科學研究的成果,卻不知其所以然,還對科學有不信任感,甚至因欠缺科學理性而盲從無由的說法,2012 的末日狂潮就是一例。

17世紀英國Royal Society為爭取民眾對科學研究的支持開始的傳播工作,至1990年已成為英國公共政策中重要一環,目標為促成公眾對科學的瞭解。美國人在1957 年俄國率先發射史普尼克衛星、日本二戰後經濟快速成長後,特別驚覺必須要改革其科學教育,更擴展到教育體系外的非制式科學教育,目的在提昇人民的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因為認知到科學知識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

不同於學門領域內以學術期刊或研討會等形式發表、 交流研究發現的科學的傳播(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是以科學理論、方法和精神為內容主軸,透過傳播媒介途徑,對象擴及一般社會大眾,也包括與媒體、政府之間的溝通。

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界定科學傳播是「傳遞科學與科技知識、方法、思維與精神、培養全民科學素養的傳播活動;是一種社會的科學教育,希望人們離開學校後,仍能接觸科學知識與方法、理性的思維與精神, 以瞭解人類的生存環境,並應用於生活。」

科學傳播的目的:科學素養與科學人權

對科學的認識與運用是所有社會人民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也就是科學素養,這種能力的養成有助於人類的生活、生命與生存,是現代社會應維護的科學人權。

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是人們能具有科學知識,並能運用科學的一種能力指標。從早年認識閱讀和理解科學相關文獻的能力,到目前強調瞭解和應用科學原則於日常生活。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認為具備科學素養的人能用理性面對各種事件與情況,能加強個人對現象的洞察力,是個人解決問題與執行決策的基礎,不只用於個人日常生活,也能運用在公 共政策的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隔年進行科學知識和態度的調查, 併同國家科研經費等指標進行國際比較,刊於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已儼然成為國力指標之一。

SEI 的科學素養衡量包含:科學資訊來源、對科學新發現與科技應用的興趣、知識,以及態度四個方面的數據。知識測量題包括科學名詞、概念、推理與瞭解,以及理解統計數字與圖表等;態度則有一般科學態度題項 (如:科研的利益、科研提供更 好的生活機會、支持政府基礎科 研經費、對科學領袖的信心等)及特定科學議題態度(環境污 染、替代能源開發、奈米科技的認知、對幹細胞研究的支持等當代生活攸關的課題)之分。……【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