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9-06-192019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 從災害中學習、建立永續 450 期

Author 作者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近幾十年以來,因著工業革命後人類的快速開發,加上科技的進步與世界經濟的發展之下,使得地球人口數的逐年快速攀升,加劇地球的資源快速流失和自然腹地的大量消失。不僅如此,人類的活動所造成地球氣候的改變,更對環境帶來深遠影響,也造成許多災害的發生。

而臺灣,由於位於歐亞與太平洋兩大板塊的交界地帶,且居亞洲季風系統的中央位置,因此面臨相當大的自然災害風險。 過去,極端高溫、颱風和地震等已經造成許多人民死傷與社會經濟的損失,加上近年人口快速成長與大規模的土地開發更使自然的緩衝空間逐年縮減,地狹人稠的環境也為人類、生物的生存帶來嚴峻挑戰。

自然災害對人類帶來的影響不只如此, 人為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對地球產生的化學效應也反撲到人類自身,氣候變遷更是加劇天然災害的主因,造成各種災害接踵而至,災害風險也逐年提升,導致在經濟和環境上的損失與破壞日益嚴重。因此現今,全世界無不朝防災策略和地球永續等方向努力,期望減少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之餘,也能減緩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

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地球科學學會串連全國地質、地球物理、地理、測地、大氣、海洋和太空等地球科學相關領域的學會、系所、研究機構與政府部門,聯合舉辦為期3年一次的「2019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Taiwan Geosciences Assembly, TGA)」,於上(5)月14~17日在臺北世貿南港展覽館舉行。

這次研討會以「科研跨域環境保育、智慧防災永續世代」為會議主軸,深入探討 「災害學習整合分享」、「跨國觀測技術合作」、「科研跨域決策支援」及「環境保育防災永續」等科學議題,探討臺灣對於土地規劃、災害管理與環境變遷等議題方針,以達到永續經營和使用的目標。


而在此會議中更有多達14個地球科學相關論壇,包含地理、地質、大氣科學、 天氣分析與預報、科學衛星、地球觀測、 探空火箭和地球永續等,上至天文、下至地質,全面性的涵蓋地球科學領域所有範疇。在3天的會議中,不只是各論壇有許多深入淺出的演講,在5樓展場中間也有 一壁報展示空間,裡面集結國內、外的大專院校學生所研究的成果發表。
 

不可忽視的地質年代

玻璃、塑膠和人造金屬等物質,是人類生活在這片土地後刻畫出的軌跡,更是人類活動與行為在短時間的時空尺度對地球系統造成巨大且深遠的影響。因此,近十年來,有越來越多科學家認為且相信現今人類已經進入一個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cene)。

所以,臺灣大學永續地球尖端科學研究中心也在這次研討會上,舉辦第一屆的「泛太平洋人類世研討會」。會議中不只研究臺灣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更吸 許多國外學者參與,透過演講與交流,共同討論各種人類活動對地質型態和環境的影響,並在未來應如何因應以減少對地球地質、環境的傷害。

在開幕記者會上,籌備泛太平洋人類世 研討會的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表示,這次的研討會的發起,是因為各領域科學家們觀察到空氣汙染、暖化和氣候變遷等現象。所以,希望能透過科學研究與數據讓各國政府重視這項議題並喚起社會良知期望,為人們所生存的地球發聲。

防災與保護

此外,今(2019)年也適逢八七水災60 週年、921地震20週年與莫拉克颱風10週年,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吳逸民教授在記者會上也以這些事件為借鏡,災害除了警惕人們之外,更不可忽視防災的重要性。 他也提出臺灣現今的地震預警系統的技術,能進一步保護人們、將災害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此外,吳逸民更舉出實例,例如在臺灣,因為豪大雨所累積的雨量,在與土石流、山崩的作用後堵塞河谷或河床所形成的堰塞湖,可能對下游地區造成的傷害。 不過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投入大量的研發將各種防災科研結合,透過整合性跨領域防災技術,應用資通訊科技建立快速資料傳輸機制及建置災害資訊網路等以輔助災害管理,讓現今的防災技術已能提供預警,達到對社會減災、保護人民的目的。

科普教育的推廣

除了專業領域的科學會議之外,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小球大世界(Science On a Sphere, SOS)、 中華民國太空科學學會和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等單位也在5樓的科普區域舉辦科普展示。透過衛星七號模型的展示,讓一般民眾認 識臺灣太空方面的科研進展;利用講座和闖關遊戲等方式,各民眾 了解氣候變遷、災害風險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地球觀測資源整合系 統、生物多樣性觀測網、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等平台的建 立,更期望增進民眾的基礎知識,並提供學術界進行各項研究。

不僅如此,籌組這次會議的總幹事,也是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 授的林博雄表示,這次活動也利用媒體直播,希望透過拋磚引玉的 方式丟出幾項議題或問題與線上朋友進行互動,讓大家能利用此方式輕鬆學習。一方面是希望這些議題不只是參與研討會的學者或科 學家關心,而是能跨出同溫層與民眾連結,讓更多人認知現今自身所處的環境、氣候與地質,並向社會大眾分享保育、防災等技術的成果。

結語

因為人類的開發與活動使環境產生各種變化,是人們在往後發展經濟的同時,也不可忽視的議題。而身為始作俑者的人類,更應該 對已為地球帶來的影響負起保護的責任。因此,3年舉行一次的臺 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除了探討現存的環境議題、災害防治 外,更期望藉由各學會在會議上的發表,整合並發展出一套能夠保 護環境的條件,以既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人權益的發 展模式為前提,讓地球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圖一:由國家太空中心、中央大學等單位於科普區展示的科研成果。(李依庭攝影)

圖二:2019 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 4 大主題。(李依庭攝影)

圖三:泛太平洋人類世研討會籌備委員的沈川洲教授。(李依庭攝影)



圖四:地質學會理事長吳逸民教授。(李依庭攝影)


圖五:臺灣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總幹事林博雄教授。(李依庭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