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2-11-17人類啊,選擇你的武器吧!論COVID-19次世代疫苗
491 期
Author 作者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人堂專欄作家、前國衛院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喜歡虎斑、橘子、白底虎斑和三花貓。
病毒沒那麼好心,它不會等到你打到心儀的那款疫苗。
今(2022)年9月,臺灣開打「次世代疫苗」、即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Omicron變異株BA.1亞型的疫苗。同時受到在野黨立委批評,政府遲未購買當下流行株(Omicron亞型BA.5)的疫苗,有忽視民眾健康、購買不力的疏失。
若撇開政治角力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應該要現在接種針對BA.1的疫苗嗎?還是要等BA.5的疫苗呢?
次世代疫苗有什麼不同?為何需要它?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至今快三年,病毒變異也花樣百出:從Alpha、Beta等到近期的Omicron變異株,每個子代都突變出獨具特色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千奇百怪的棘蛋白對僅注射初代COVID-19疫苗的人們造成了難以忽視的健康威脅。因為所有的初代疫苗抗原都是以最原始的武漢株病毒的棘蛋白為設計。換言之,初代疫苗屬於「老面孔」,但當身體遭遇到「新長相」的Omicron等,抗體、白血球有可能會面臨「抓不到」或「認不得」的窘境了。
初代疫苗不夠力,那該如何解決?
方法有二:
1. 兩針不夠、那就打三針。暴力提升抗體濃度,以量取勝。
2. 為變異株病毒量身打造新疫苗。
這兩種策略沒有優劣之分,最好的方法是「都執行」。推廣追加劑、爭取時間讓科學家研發新疫苗,全力趕上病毒的演化速度。
科學家早知道病毒會一直突變、也知道新世代疫苗的研發勢在必行。但在研發端有個最大的問題是:「選哪個變異株當新疫苗才符合長期效益?」
新型冠狀病毒的突變速度、各變異株的興衰,都完全超脫人類的思考範圍。幾乎每過三個月、病毒就會出現新的變異株,並在多國、甚至全球擊敗老的變異株、成為新的霸主。
(123RF)
病毒霸權過快的更替速度,讓疫苗學家感到頭痛:「如果我用OO變異株當次世代疫苗的抗原,那三個月後、OO變異株會不會又被取代了?」
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興衰的速度著實太快:Alpha變異株首次在2020年秋季出現,到了去(2021)年夏,全球流行的病毒株就已經從Alpha換成Beta、又換到 Gamma、最後又被Delta取代。過於快速的興衰、讓科學家無所適從;就算mRNA疫苗的研發、試產,都只要 數個月,但新型冠狀病毒的突變速度仍遠遠超越人類的科技力。 直到去年的冬天、Omicron在南非出現了。
Omicron的崛起,幾乎等於是宣布COVID-19疫情結束的開始。它不僅有更短的潛伏期(病人更快自覺到已 被感染)、更輕的病症(染疫者重症死亡機率降低);對疫苗學家而言,它更是次世代疫苗材料的最佳選擇——因為從Omicron成為全球疫情優勢株之後,它的霸權維持了將近一年、再無其他突變病毒成功地崛起(僅管有BA.1、BA.4各種亞型,但仍屬於Omicron的子嗣),以Omicron變異株的棘蛋白作為次世代疫苗的抗原,是最佳、也最合理的選擇。
新舊次世代疫苗差在哪?哪個較好較可靠?
Omicron的亞型裡尚分BA.1、BA.2、BA.5等。莫德納 (Moderna)等藥廠,最初以BA.1發展、研究次世代疫 苗(mRNA-1273.214);但因BA.4/5的快速崛起,藥廠 再因美國政府要求,接續開發針對BA.4/5的次世代疫 苗(mRNA-1273.222)。
較早發展的 BA.1 次世代疫苗,內容物組成和初 代疫苗相仿,僅差異在作為抗原的棘蛋白RNA由 OmicronBA.1、原始武漢株各半組成,故稱為包含 Omicron的雙價追加劑疫苗(bivalent omicron-containing booster vaccine)。
它的優點是:
• 執行完整人體試驗,擁有較完整數據。
• 供貨充裕。
• 許可國家:臺灣、日本、加拿大、瑞士、英國等。
而BA.1次世代疫苗缺點則是面對現行主流株為BA.4/5,保護力遭受質疑。稍晚發展的BA.4/5次世代疫苗,內容物組成和初代疫苗相似,僅差異在作為抗原的棘蛋白RNA、由Omicron BA.4/5、原始武漢株各半組成(也屬於包含Omicron之雙價追加劑疫苗)。
它的優點是:
• 針對現行流行株,「理論上」保護力可能較佳。
• 許可國家:美國、歐盟等。
而BA.4/5次世代疫苗缺點是:缺乏完整實驗數據、供貨不足。
目前臺灣僅開打針對BA.1次世代疫苗,但表明有望在未來購入針對BA.4/5的疫苗。那我該現在就打次世代疫苗?還是等政府買到新的呢?這個,先讓我們來看看近期的幾個研究。
BA.1次世代疫苗的臨床試驗
BA.1次世代疫苗已完成2/3期臨床試驗,且刊於《新 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團隊徵招了約800名打過三劑莫德納原始疫苗的志願者,再分別接種「原始疫苗」和「BA.1次世代疫苗」為第四劑、觀察他們的反應。 在不良反應方面,BA.1次世代疫苗表現和原始疫苗相似,並無特別嚴重不良反應,顯示次世代疫苗的安全性佳。 而在抗體反應(中和效價)方面,可看出:
• 對抗BA.1或BA.4/5,BA.1次世代疫苗都比原始版本好。因此在Omicorn流行期間,第四劑疫苗應接種次 世代疫苗為佳。
• 在中和抗體的倍數增長方面,針對BA.1的中和效價提高到1.75倍、而BA.4/5提高到1.69倍,兩者之間沒有明顯差距。換言之,這可能暗示「對BA.1次世代疫苗而言,產生的抗體中和BA.1或BA.4/5的能力接近」。
表一|原始疫苗與兩種次世代疫苗的效價比較
此篇研究僅闡述了BA.1次世代疫苗相較於原始版疫苗的優越性。那麼「BA.1次世代疫苗和BA.4/5次世代疫苗」之間的比較呢?
動物實驗比較兩款次世代疫苗
目前並沒有這兩個次世代疫苗PK的人體試驗;僅有一篇動物實驗的研究、同時使用了BA.1次世代疫苗和 BA.4/5次世代疫苗。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也依據此篇研究,許可BA.4/5次世代疫苗作為追加劑(筆者個人覺 得此決定過於牽強)。
研究團隊以小鼠為模型、將兩種雙價疫苗作為追加劑, 其後抽血測試中和抗體效價;再用BA.5病毒攻擊小鼠、檢視各器官內的病毒量。
在對抗BA.1或BA.4/5病毒的中和抗體效價方面,兩種雙價疫苗都比原始版優越;但「作者未敘述那個雙價疫苗比較厲害」也就是說,可能兩者效力相仿、或差異極小、沒有意義。而在肺部的病毒量而言,作者在討論裡提及「雖然接 種BA.4/5次世代疫苗的小鼠體內的病毒RNA似乎比較少(相較於接種BA.1次世代疫苗)」,但作者也認為 「其他數據表明,兩種雙價疫苗展現出的保護力是相當的」。
簡言之,在BA.5攻擊小鼠的模型裡,兩種雙價疫苗都是優秀的選擇,並且看不出孰優孰劣。
既然兩者相差不大,為什麼美國選擇使用BA.4/5次世代疫苗?
藥廠在今年6月就完成了針對BA.1次世代疫苗的研究,但尷尬的是,美國當時COVID-19的確診者、有53.6%是 BA.5、而BA.4占16.5%,最原始的BA.1早在5月就已經消失殆盡。
因此美國專家討論後,要求藥廠需納入BA.4/5為抗原,重新設計次世代疫苗。然而,這個決定也非全體認同, 21名專家中、兩名專家投下了反對票。我們理解美國專家的想法和現實情況,但不代表臺灣就得完全複製美國的決定。
現在接種BA.1次世代疫苗,或是再等一下?
筆者認為,不論從個人、或從政府的角色來看,「現在接種BA.1次世代疫苗、不要等BA.4/5次世代疫苗,是比 較好的選擇」。
若從「政府」的角色思考,則必須考量「等新的、會不 會更好?」。有研究模擬了情境A「9月開始接種BA.1 次世代疫苗」,以及情境B「11月開始接種BA.4/5次世代疫苗」(因為研發較遲、故量產較慢)的結果。結果發現情境A能降低48%的住院率,但情境B僅能降低25% 的住院率。因此讓民眾「盡早」取得保護力、才是挽救人命的關鍵。
而從「個人」的角度出發,不論從人體試驗、動物實驗的研究,筆者都無法看出BA.4/5次世代疫苗有突出的優越性。所以現行的數據下,對筆者而言、兩種雙價疫苗對抗BA.5病毒的能力、似乎沒有差異;但BA.1次世代疫苗有較完整的人體試驗數據,可能是比較值得信賴的選擇。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
Keep Calm and Carry On.
延伸閱讀
1. Chalkias, S., et al. (2022). A bivalent Omicron-containing booster vaccine against Covid-19.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7(14), 1279-1291.
2. Scheaffer, S. M., et al. (2022). Bivalent SARS-CoV-2 mRNA vaccines increase breadth of neutralization and protect against the BA. 5 Omicron variant. bioRxiv.
3. Rubin, R. (2022). COVID-19 boosters this fall to include Omicron antigen, but questions remain about its value. JAMA, 328(5), 412-414.
4. Kohli, M. A., et al. (2022). The potential clinical impact of implementing different COVID-19 boosters in fall 2022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Medical Economics, 25(1), 1127-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