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2-10-15
讀周成功著《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
490 期
Author 作者
張之傑/科普作家。
《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
周成功教授
批判性思考
普通生物學
今(2022)年8月1日收到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周成功教授的電郵,說他的書出版了,問我地址和電話。我以為他要寄來,沒想到當天下午就送來了。當時我到捷運站散步,沒和成功兄謀面。多少年來不知有多少朋友送書給我,親自送上門這還是頭一遭!
成功兄的隆情厚誼,我應該寫篇書介才是。我正在寫一篇科學史論文,預備待論文殺青後,再著手寫書介。8月6日至7日,隨長子一家子去了一趟武陵農場,山中天氣涼爽,腦筋較為清明。從武陵山莊到桃山瀑布的路上,心想:我和成功兄大約1979年定交,彼此相知甚深,他的事怎能延後!主意打定,一回到臺北就著筆了。
2005年,我退出職場到世新通識中心兼課,開設三門課:中國科學史、生物的演化、白話科學。我的課不考試,但一學期要繳交兩篇讀書報告。我要求學生,撰寫讀書報告,要簡述所讀書籍的結構和內容,使未讀該書者也能知其梗概。為成功兄的大作寫的這篇書介,就算是此一理念的自我實踐吧。
成功兄的《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副標題是「周成功教授的13堂探索之旅」。該書有兩篇推薦序,一篇是陳文盛教授的〈不普通的普通生物學〉,一篇是劉源俊教授的〈子帥以正的科學教育推手〉,略去不表。成功兄在自序〈大一普通生物學究竟該教些什麼?〉說出他的著作理念。
成功兄(以下行文稱作者)原任教研究所,從事研究和帶研究生,退休後開始在大學部開課。這本《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就是根據他在陽明開設的普通生物學的錄影整理而成。著作理念是:普通生物「要學會一套和高中只會應付考試完全不同的自我學習方法,進而獲得包括批判性思考、發掘問題、寫作表達等等可以應對未來挑戰的重要能力。」
欲達成上述教學目標,就不宜使用英文課本,內容應提高視野,以演化的角度俯瞰生命世界。「要讓學生對生物學有個整體的掌握,就必須把生物學擺在演化的脈絡下去理解。這是高中生物最欠缺的一環,而國外教科書在這個問題上也交了白卷。」成功兄是抱著開創新猷的雄心,著作這本書的。
自序之後進入13堂課,依序是:(1)薛丁格的大哉問:生命是什麼?、(2)生命的起源、(3)生命為什麼如此複雜?、(4)生命的化學工業——化學反應與酶、(5)生命的能源政策、(6)遺傳、基因與分子生物學、(7)基因體與染色體、(8)基因表現的調控、(9)自私基因與性擇、(10)人的演化、(11)我們為什麼會生病?、(12)我們為什麼會老?、(13)生物學為什麼如此獨特?加上圖片來源和索引,計398頁。第一堂課「薛丁格的大哉問:生命是什麼?」包含六節:薛丁格和「生命是什麼?」、生命如何克服亂度、生命資訊系統的儲存與運作、基因資訊的解碼、人類的資訊系統:基因體與體質、為什麼一位物理學家會問生命是什麼?從這些題目,大致可以看出這堂課的內容。
這篇書介預備在《科技報導》刊出,因為有字數限制,如果依據在世新所標舉的讀書報告寫法,可能要寫上一、兩萬字,我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幾經斟酌,決定將第一堂課逐節介紹,其餘各堂省略,代以筆者的個人觀點。
1940年代,一些高瞻遠矚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涉入生物學領域,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就其中佼佼者。生命的繁複紛雜,生物學家視為理所當然。「當物理學家思考生命是什麼時,一個全然不同於生物學家的思維逐漸呈現。」
在「薛丁格和生命是什麼?」一節,說明薛丁格名著《生命是什麼?》(What Is Life?)的來由。1939年,薛丁格應邀到愛爾蘭建立都柏林高等研究院(Dubli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理論物理研究所,1943年在該所發表一系列演講,主題是「What is Life?」(生命是什麼?)副標題是「The Physical Aspect of the Living Cell」(活細胞的物理面向)。1944年,此講稿由劍橋大學出版社輯而成書。筆者看過這本書的中譯本,老實說並不能真正看懂。
作者在這堂課中,提出薛丁格對生命的第一個疑惑:「為什麼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可以擁有穩定而高度秩序的結構?」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有秩序的系統是不穩定的,必然會瓦解趨向最大亂度。」作者以譬喻解釋什麼是亂度(entropy,又稱熵),並引述波茲曼方程式,說明任何物理系統一定有亂度存在。
在「生命如何克服亂度」一節,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有秩序的系統是不穩定的。生命之所以穩定而有秩序,是因為細胞會釋放熱到環境中,也就是以增加環境的亂度為代價。作者說:「我們常說要保護環境,但只要有生命存在,環境必然會變亂,這又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惹的禍。」這個結論在過去從沒聽過。
在「基因資訊的解碼」一節,薛丁格提出的第二個疑惑是:「一個生物系統是如何精準複製,並代代相傳一組龐大、可遺傳的基因訊息?」1943年薛丁格在都柏林演講時,人們對基因仍然諱莫如深,薛丁格卻準確的預測遺傳資訊的形式,以及可能的複製機制。他的預測啟發了美國分子生物學家華生(James Watson)和英國生物學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於1953年發現DNA的分子結構,成就了蓋世偉業。
在這一節裡,作者以電腦的RAM譬喻RNA,「遺傳程式儲存在DNA裡,很穩定!⋯⋯因此RNA扮演的角色,就跟電腦中的RAM程式一樣,是『暫時』有用、不穩定、用完就丟棄的。」這樣的譬喻豈是一般人想得出來的。
在「基因資訊的解碼」一節,說明遺傳密碼的意義。作者以電腦使用的0與1兩個數字組成的程式為例,需經過「解碼」才能轉換成數字、文字或符號。DNA上的遺傳密碼,也必須經過「解碼」,才能知道這段密碼所對應的蛋白質胺基酸序列。簡言之,DNA的上的遺傳密碼需轉錄成RNA,再轉譯成蛋白質,才能表現其意義。在這一節裡,作者強調,遺傳密碼對應胺基酸的關係,普世一致,亦即所有的生物都源自一個共同祖先。也就是說,地球上的生命只有一種形式,沒有第二種形式。
在「人類的資訊系統:基因體與體質」一節,作者指出,人類基因體定序完成,大約有兩萬個基因。筆者當年讀書時,預測的是有十萬個呢!當黑猩猩的基因體也完成定序,發現人和黑猩猩的的基因體相差不過1/100強,難怪黑猩猩已歸類為人科。作者還指出,不同人間的基因體,差異大概是1/1000。基因體決定了我們的體質,作者說:「要徹底了解遺傳資訊多樣性究竟是怎樣決定我們的體質,可能是生物醫學界未來一百年最重要的研究方向與目標。」
這一節作者還指出,在可預見的未來,每個人將有一張「生物身份證」,告訴你一生中可能有哪些潛在危險,以及依此設計的一套生活方式。作者感喟地說:「這樣美麗新世界的來臨,我們不禁要問:基因資訊到底是解放了我們,還是成為它的俘虜?」
在「為什麼一位物理學家會問生命是什麼?」一節,作者理出1943年薛丁格在都柏林發表「生命是什麼?」系列演講的來龍去脈。原來以研究噬菌體聞名的德裔美籍生物物理學家德爾布呂克(Max Delbrück),啟發了薛丁格。讓筆者意想不到的是,德爾布呂克也是物理學家,他還是德國理論物理學家玻恩(Max Born)的學生呢。1932年,丹麥物理學家波爾(Niels Bohr)發表「光與生命」演講,激勵了一批年輕物理學家,德爾布呂克正是其中之一。這些都是閱讀《生命為什麼如此神奇?》才知道的。分子生物學的開創,參與的物理學家何其眾多!
因限於篇幅,以下不再條分縷析,且以一位老生物人和老編輯人的角度,談談對成功兄這本大作的觀感。筆者讀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系時(1962∼1966),學的是傳統生物學,對於以生化為基礎的現代生物學一無所知。在國防醫學院(簡稱國醫)當研究生時(1968∼1970),受業於許織雲教授和馮憲文等幾位生化系教授,對於現代生物學才略窺其門徑。
在國醫那兩年,我專攻組織學。組織是解剖學的一個分支,屬於記誦之學,讀完後很快就會遺忘。以生化為基礎的現代生物學,是以分子層次解釋生命現象的嚴整體系,學過後縱使遺忘細節,基本觀念是不會忘的。這是我於1975年寫出平生第一本科普書《生命》(科學月刊)的憑藉,以及能夠讀懂成功兄大作的憑藉。
話題回到成功兄大作,個人認為,該書的殊勝之處至少有三點。其一,該書可能是第一本國人自撰的分子生物學科普讀物。筆者曾為文指出,科普讀物可粗分為兩大類,一類以青少年或普羅大眾為對象,可稱為大眾科普讀物;一類以文化人或特定人士為對象,可稱為進階科普讀物。成功兄的大作屬於進階科普讀物。
其二,成功兄的大作,每堂課都列出延伸閱讀,書後列出各堂課的圖片來源,最後是筆畫序索引,可說應該有的都有,和國外科普讀物無異。國人自撰的科普讀物通常缺少這些配件,我的那本《生命》,書後只列出主要參考書;2015年出版的《白話科學:原來科學可以這樣談》(開學文化),什麼也沒列。
其三,成功兄的大作,全彩印刷,書後雖列出各堂課的圖片來源,但插圖都經過重繪,這從插圖的畫風一致可以看出端倪。由於畫風一致,披閱之下特別賞心悅目。插圖重繪和全彩印刷所費不貲,臺灣市場狹小,一般出版社無力負擔。天下文化的大手筆,表示對該書的重視。
那麼成功兄的大作就無可評之處嗎?有的,不是內容,而是理念。個人認為,普通生物學仍需包含生物學的各個門類,猶如普通物理不能略去力學、聲學、光學、電學等,只談理論物理。成功兄的大作作為普通生物學教本,個人並不認同。作為一本科普書,絕對是上乘之作。筆者謹以一位老科普人的信譽,鄭重推薦這本書。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