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8-02-01臺大研究發現臺灣附近海域中 擱淺鯨豚體內含高濃度銀 434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本刊訊】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銀具有殺菌的作用。而近年來,由於科技的進步,更發現尺寸為數十奈米的奈米銀,與普通銀粒相比,其具有更強的生物化學活性與更佳的殺菌的能力,若在纖維、塑料或琺瑯等材料中加入少量的奈米銀,便具有抗菌的特性。

也因此,近10年奈米銀產業逐步蓬勃發展,廣泛且持續使用到各種產業和人類的日常生活用品上。然而,在人類快速且大量發展銀產業之際,奈米銀卻可能造成海洋環境汙染的來源之一。銀的污染將藉由地表水進入海洋,經由濾食動物和底棲動物進入食物鏈,並經由食物鏈的傳遞最終影響到高階掠食者——鯨豚等大型海洋動物。

由臺灣大學獸醫學院、嘉義大學獸醫學院、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與中興大學獸醫系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共同研究發現,臺灣附近的太平洋海域所擱淺的鯨豚,體內肝腎組織的銀濃度較其他海域鯨豚肝腎組織高,顯示臺灣附近的太平洋海域受到銀汙染的狀況較其他地方嚴重。

這個研究利用過去20年間臺灣擱淺鯨豚的組織樣本,建立了一套以組織染色的為基礎的定量技術,用以推估擱淺鯨豚體內的銀汙染濃度,以進一步了解目前環境的銀汙染狀況。依據2017年臺灣擱淺鯨豚汙染物濃度的研究,該研究定義銀物質在鯨豚肝腎組織,具危害健康的濃度分別是4.45±5.36和0.33±0.30微克/克(μg/g)檢體重量。

此研究的結果顯示,在7種不同品種的擱淺鯨豚中,其組織內的銀濃度都已高於危害健康的濃度,顯示海洋銀污染已對鯨豚的健康造成影響。更重要的,其棲息地和食物攝取皆在不同之處,代表著銀的環境汙染是無所不在、從各種環境而來,進一步顯示海洋中的生物可能皆已受到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鯨豚身為海洋的高階掠食者,也是壽命較長的動物,很容易在組織中累積環境的汙染物。除此之外,由於鯨豚和人類是哺乳類,且皆處在食物鏈上游,因此,當汙染物在體內大量累積並對鯨豚健康造成影響時,代表人類也有可能面臨相同的威脅。透過這項研究,人類應更加重視奈米銀對環境的汙染。

目前研究也持續進行,將病理診斷和分子生物學結合,以分子病理學的方式增進疾病病原的檢測和致病機制的探討。除此之外,未來在病理學也會和環境醫學結合,除了能了解環境汙染物對生物體造成的負面影響,並可朝向環境病理學的方向邁進,期望能更進一步、全方面的研究與探討。

此研究目前已被《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接受,預計於2018年4月發表。研究團隊希望透過這項研究可以喚起大眾和相關主管機關及研究單位對於環境汙染的重視,並在使用奈米銀相關應用前對環境安全進行更多的評估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