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2-08-15
臺大團隊解析基因體三維立體結構,初步預測癌細胞的轉移特性
488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羅億庭
癌症
癌細胞轉移
癌細胞
腫瘤
上皮間質轉化
間質基因
類間質細胞
基因結構
遠端轉移
全球的癌症發生率日漸增加,根據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引述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的資料指出,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超過880萬人;而UICC也預估,在未來20年全球的死亡人數將達到每年1300萬人。「癌細胞轉移」是目前針對癌症治療最具挑戰性的課題,如果可以預測患者身上腫瘤轉移的可能性有多高,便能夠對腫瘤進行更加精準、及時的治療與預防。
過往針對癌細胞轉移的研究,多半會試圖以特定基因的表現預測癌細胞是否有可能轉移,但此判斷方式常會落入見樹不見林的窘境,也無法靈活應對腫瘤常出現的個體差異性問題。臺灣大學醫學系教授黃韻如團隊從基因體結構出發,利用「高維度捕獲染色質構象技術」(Hi-C)發現基因體在癌細胞潛移過程中的多元機制,透過觀察癌細胞潛移的變化開拓另一個預測癌症轉移的新思維,有望提升癌症及時的診斷與治療效率,該研究已發表於《基因體生物學》(
Genome Biology
)期刊。
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發生在癌細胞準備轉移的時候,此時排列緊密、不容易移動的上皮型癌細胞會轉化為間質型癌細胞,且細胞排列會變得較為鬆散並有利於細胞爬行。在EMT過程中,「純上皮」細胞會先降低自身上皮型基因(epithelial gene)的表現,形成排列比較不緊密的類上皮細胞;而後細胞會再進一步促進它間質基因(mesenchymal gene)的表現,進而轉變為爬行能力較強的「類間質細胞」,藉此一步步提升細胞入侵其他周邊組織的能力,並達成癌症轉移。
過往研究大多認為純上皮細胞會同時「抑制」與「促進」特定基因的表現,令細胞從上皮型直接轉化成間質型。而黃韻如團隊透過Hi-C捕獲技術,解析基因體的三維立體結構並了解染色質的結構差異,發現上皮與間質基因表現程度的不同,是透過不一樣的調控規則以及機轉來改變染色體。團隊發現,不具轉移能力的「純上皮」癌細胞在擺脫原先上皮細胞的特徵、關閉上皮基因表現時,會先針對基因的局部區塊拉起封鎖線,令上皮不分化但又不改變基因體大環境的結構;若是要進一步開啟間質基因的表現,便會將基因整體的結構舒展開來,在環境互動中成為具有高侵襲及轉移能力的「純間質」癌細胞。
利用特殊技術,黃韻如團隊首次開發出單細胞Hi-C的方法,藉此觀察癌細胞的異質性。透過分析染色體的立體結構變化,初步預測哪些癌細胞可能具有易轉移特性,以判斷腫瘤是否容易產生遠端轉移。此方式能提供我們未來從基因結構預測腫瘤發展的新方向,提升癌症的及時診斷、治療效率。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