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8-15朝人造心臟更進一步,科學家重建心肌生長結構 488 期

Author 作者 編譯|陳亭瑋

心臟作為多數動物生存不可或缺的器官,與身體大部分器官一樣,受到外傷時沒有大幅再生的能力。因此如何模擬心肌的結構,甚至於製造出一顆可供移植的人造心臟,是許多生物工程的研發目標,也對於未來心臟醫療的發展相當重要。不過心臟的結構本身並不單純,過去研究發現,在動物胸腔的心臟每次跳動都存在幾何的螺旋扭動,而這樣的螺旋扭動在理論上可以泵送更多的血液,但要複製這樣的結構在醫學工程格外的困難。由於人類的心臟其實是由多層螺旋狀肌肉層所組成,且每一層對齊的角度都略有不同,因此以過去的培養方法要模擬、創建這麼複雜的結構仍力有未逮。

美國哈佛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Harvard 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最近開發了第一個模擬人類心房,並具備螺旋扭動能力的心肌模型。他們證明肌肉細胞在正確排列的情況下,能非常有效的泵送血液、增加每次心房收縮送出的血液。

研究團隊採用了新穎的方法來培養心肌細胞,才得以產生擁有扭轉架構的心肌組織。此方法稱為「集中旋轉噴射旋轉」(focused rotary jet spinning, FRJS),能夠以螺旋的方式大量排列製造纖維材料,直徑從幾公分到幾奈米(nm)皆可。團隊使用FRJS系統來調整培養心肌細胞的纖維,使心肌細胞長成研究人員需要的螺旋結構。FRJS有點像是棉花糖機一樣,纖維的材料加熱融化後,會由持續旋轉的小開口噴出,噴出的纖維材料接觸到空氣凝固形成纖維;而在機器周圍以一定角度旋轉收集纖維材料,就可以獲得模擬心肌螺旋結構的纖維組成。

使用FRJS,團隊可以用非常精確的方式模仿整個結構。與常見的3D列印不同的是,FRJS處理精細結構的速度更快、而且製造出來的產品可以更細小。同樣製造複雜的膠原蛋白結構,3D列印需要近100年,而FRJS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另外,FRJS的成品可以放入心肌細胞或來自幹細胞衍伸的心肌細胞進行培養,大約一週的時間,這些細胞內會覆蓋纖維且排列的角度,並且開始持續收縮。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比較不同排列形式的模擬心室送出血液的效率,相較於同心圓排列的心肌細胞,螺旋排列而成的心室送血表現明顯更好,且在不同大小的心臟都發現了類似結果,使得科學家朝向製造真正可用的人造心臟邁向了更進一步。

 


新聞來源

1. Leah Burrows, A major step forward for organ biofabrication, Harvard John A. Pauls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2022/7/7.
2. Chang, H. et al. (2022). Recreating the Heart’s Helical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with Focused Rotary Jet Spinning. Science,377(6602), 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