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8-15葉表的超微小放大鏡:跨領域團隊揭密卷柏矽晶體光學 488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陳亭瑋

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 SiO2)是玻璃、石頭的主要成分,但植物也會在某些情況下累積二氧化矽、製造矽晶體,例如芒草葉邊緣最銳利的部分就有矽晶體累積。近日,由中興大學物理系、生命科學系、前瞻理工研究中心組成的跨領域團隊,發掘出卷柏科植物的葉表含有矽晶體,產生的光學效應在生物學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卷柏類植物在葉表會有多種不同形式與大小的矽晶體,這些向外突出而且透明的矽晶體,會如何影響透過葉表進入葉綠體的光線呢?團隊認為這些矽晶體可能有如窗戶,會增進植物對光線的吸收。為了驗證「窗戶假說」(window hypothesis),團隊從植物採集、矽晶體觀察及特徵量測,再結合幾何光學與物理光學的模擬推導。歷時四年的時間,團隊發現任何形態大小的矽晶體都會讓光線重新分布,但矽晶體的大小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當矽晶體夠小,接近400∼700奈米(nm)的可見光波長時,光線受到物理光學的影響較大,會出現顯著的干涉與繞射現象;當矽晶體較大時,光線比較受到幾何光學影響,如反射與折射,此時矽晶體的形狀會顯著的影響光線分布。

舉例來說,若以全緣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乳突狀的矽晶體進行模擬,可以發現光線會被矽晶體匯聚到它底下約0.5微米(μm)處,且光場強度約為入射光的25倍,這個位置也剛好是葉綠體的上部區域。異葉卷柏(S. moellendorffii)與紅卷柏(S. erythropus)的矽晶體為角錐形,根據模擬顯示也有類似匯聚光線的效果,皆有利於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

過去也有研究指出,水稻葉表的矽晶體可能影響光線的吸收,會使葉表的光線更均勻的散射入葉肉組織中。但由於卷柏的葉子相對較薄,主要進行光合作用的位置就位在表皮細胞的葉綠體,因此如全緣卷柏那樣乳突狀、聚集光線的矽晶體,可以有效在低光時收集更多的光量,讓葉綠體光合作用更有效率;而此類矽晶體能有效的將光線集中在細胞的某處,因此在植物遭遇短暫強光時,葉綠體也可以移動到低光區,以免遭受強光的傷害。

此研究除了揭開卷柏葉表矽晶體的作用與功能,或許也能對在低光環境下獲取光線的技術有所啟發,可作為太陽能或是光線感測的相關參考。

(123RF)

新聞來源
國立中興大學,〈中興大學研究團隊解密卷柏矽晶體的特殊光學效應〉,2022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