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2-07-15
2050淨零排放新思維解析《歐洲綠色新政》
487 期
Author 作者
王彬墀。周麗芳。盧芬絹。
氣候變遷
歐洲綠色新政
歐盟
氣候目標
政策工具
排放交易制度
碳定價
再生能源
能源貧窮
循環經濟
產業
糧食系統
環境友善
氣候變遷對全球帶來嚴峻衝擊,各國紛紛採行「2050淨零排放」因應策略。臺灣於今(2022)年3月30日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期望與世界共同邁向2050淨零轉型。環顧國際趨勢,歐盟(European Union, EU)自詡為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的全球領導者,本文將透過歐盟2050淨零排放新思維,解析《歐洲綠色新政》(
The European Green Deal
)內容,供臺灣社會各界參考。
歐盟2030年氣候目標與政策工具
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2019年12月11日發布《歐洲綠色新政》,以永續發展與人民福祉作為公共政策核心,希望能帶動歐盟轉型成為公平包容、低碳永續、繁榮競爭的新經濟體。2030年的氣候目標要比1990年減少至少50∼55%排放量,至2050年,歐盟不僅要達到淨零排放,更要成為全球第一個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的大陸。
歐盟於2020年3月提出《歐洲氣候法》(
European Climate Law
),藉以宣示2050年達成氣候中和的決心,所有歐盟政策與產業行為皆須遵循。此外,歐盟也採行多項政策工具,包括:碳邊境調整機制、《能源稅指令》(
Energy Taxation Directive, ETD
)、《再生能源指令》(
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 RED
)、《能源效率指令》(
Energy Efficiency Directive, EED
)、海運永續燃料政策、空運永續燃料政策、排放交易制度(擴大適用範圍至電廠、工業、航海業、航空業、道路運輸、建築物)、社會氣候基金、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條例、土地利用與林業農業條例、減排努力分享條例、汽車貨車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歐盟森林策略等。前述歐盟政策工具的作用在於藉此推動全球氣候行動,改變經濟投資與社會氛圍,讓所有人享有低碳節能的交通運輸;並且領導世界引爆第三次工業革命,讓能源系統更加潔淨環保;翻新建築以實踐綠色生活,與大自然共生以保護地球與民眾健康。
《歐洲綠色新政》涵蓋層面廣泛,包含能源、經濟、建築、運輸、農業、生態、環境等。透過明確揭示政策指標與策略路徑,鼓勵全民參與、加速綠色轉型與財務融資、促進經濟成長與資源耗用斷鏈,並且強調經濟社會發展需兼顧環境生態平衡。此新政不僅要保護、保存並提高歐盟的自然資本,降低環境風險與氣候衝擊,更要維護人民的健康及福祉,達到「不遺漏任何人」(No One Is Left Behind)的政策初衷。
《歐洲綠色新政》包含八大構面,下文將逐一探討。
構面一:達成2030年與2050年氣候目標的抱負
歐盟已啟動符合氣候中和目標的經濟轉型,在1990∼2018年間,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8%,經濟成長率則達61%。然而以既有的政策力道,估計至2050年僅能減少60%的溫室氣體排放,故未來10年的減排策略革新已迫在眉睫。歐盟執委會在去(2021)年對所有氣候政策工具進行盤點與檢討,並提出必要修法,例如「排放交易制度」(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TS)擴大產業適用對象;確保有效的「碳定價」(carbon pricing),引導消費者與生產者行為改變,加速永續的公共投資及民間投資;另修正《能源稅指令》,將賦稅與氣候目標相結合。
此外,也採取政策降低「碳洩漏」(carbon leakage)風險。「碳洩漏」意即其他國際夥伴若未施行歐盟的減碳政策,歐盟境內的排碳產業將有可能轉移到其他減碳管制較為寬鬆的國家,或是歐盟境內的產品被其他高碳排產業的進口產品所取代。如此,全球溫室氣體將無法減量,也讓歐盟以及遵循氣候目標的產業遭受競爭威脅。因此,為降低「碳洩漏」風險,歐盟執委會將針對特定產業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以確保進口產品價格能如實反映碳排放。初期將對五類高碳排進口產品:鋼鐵、水泥、肥料、鋁和電力課徵「碳關稅」。這個措施的設計,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及歐盟的國際義務,也將是歐盟以「排放交易制度」處理「碳洩漏」風險的替代措施。
歐盟2030年氣候目標與政策工具
(資料及圖表來源:European Union, 2021;王彬墀、周麗芳與盧芬絹翻譯製作)
構面二:提供無汙染、可負擔且安全的能源
要達到2030年與2050年的氣候目標,能源系統去碳化政策至關緊要。歐盟各經濟產業所生產與使用的能源,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75%以上,改善能源效率可說是當務之急。目前歐盟的發電須擴大使用再生能源,並逐步停用煤炭與天然氣發電;同時還須兼顧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且成本消費者與產業部門都要負擔得起。在邁向氣候中和的轉型過程,也需要建置智慧基礎網絡,加速廣佈創新科技與基礎設施,例如:智慧電網、氫網絡、碳捕捉、碳封存與再利用、儲能設備等。有些既有基礎設施與資產設備,則需進行升級,以符合氣候目標,並增加「氣候韌性」(climate resilience)。
再生能源在潔淨能源轉換上扮演極重要角色。因此,增加離岸風力發電有它的必要性,更要建立會員國間的區域合作機制。再生能源、能源效率與其他跨產業永續方案的智慧整合,將有助於以最低成本來達到能源系統去碳化。未來再生能源成本透過研發快速降低,再結合政策的支持方案,將能降低家庭使用再生能源的費用。隨著能源成本提高,可能導致有些家庭無法負擔能源支出而面臨「能源貧窮」(energy poverty)問題,相關政府機構也該面對、解決,以確保人民的基本生活水準,例如提供財務資助機制、補助家庭整修住宅、降低家用能源負擔、或協助改善環境設備等。
歐洲綠色新政
(資料及圖表來源:European Commission, 2019;王彬墀、周麗芳與盧芬絹翻譯製作)
構面三:推動無汙染及循環經濟的產業
為解決自然資源過度耗用所衍生的環境危機,歐盟推出「循環經濟行動計畫」(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 CEAP),對於能源密集產業如鋼鐵、水泥、化學品等價值鏈(value chain),優先進行去碳化及現代化;而對於資源密集產業如紡織、建築、電子、塑膠等,則須妥善處理添加的微塑膠及釋放出的塑膠。「循環經濟行動計畫」提倡具有永續產品政策、有助節能減碳、提供平價消費、是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循環經濟強調零廢棄,鼓勵減少使用(reduce)、重複使用(reuse)、回收再利用(recycle),也包括了普及租用與共享機制。
為了降低產品「漂綠」打著環保的旗子,但卻做出相反行為的風險,數位化機制將提供大眾可信賴、可比較及可供驗證的商品資訊,協助消費者做出永續友善的消費選擇。例如產品電子護照可提供產品來源、成分、維修、拆除及廢棄回收等資訊。這將促成新的商業模式,防止對環境有害的產品出現在歐盟市場,並加重產品製造商的綠色責任。此外,永續產品政策也應該重視廢棄物減量,並恢復廢棄物的經濟價值,進而開展出一個次級原物料及副產品的蓬勃市場。歐盟執委會將與產業通力合作,支持無汙染煉鋼的創新技術,並在2030年前達到零碳煉鋼的製程,並推動「電池策略行動計畫」(Strategic Action Plan on Batteries),期望建立安全、循環與永續的電池價值鏈。
構面四:提高能源效率的建築與翻修
雖然建築物的興建與翻修,需耗用大量的能源與礦產資源,例如砂石及水泥等,但建物翻修不僅能降低能源費用支出、減緩能源貧窮的問題,還可振興建築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增加當地的工作機會。建物約占總能源消耗的40%,現在歐盟會員國每年的建物翻修率約為0.4%∼1.2%,這個比率仍需大幅提升,才能達到歐盟所設定的能源效率及氣候目標。
歐盟建立一個公開平台,集結建商、建築師、工程師與地方政府,共同解決建物翻修的瓶頸與障礙。這個倡議翻修的提案,在「投資歐盟計畫」(InvestEU)下,建立創新的財務資助機制,讓民間業者或能源服務廠商能推出具有能源績效的翻修案,並鼓勵較大區塊的建物整合翻修,以達到經濟規模。尤其,社會住宅的翻修也受到重視,要幫助弱勢家庭的能源負擔,以及協助學校與醫院的翻修;建物整建翻修後提高能源效率所節省的經費,也能回饋到教育與公眾健康。
構面五:加速轉型至永續與智慧的運輸
運輸約占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的25%,若想達到氣候中和目標,在2050年前須減少運輸部分約90%的排放量,舉凡公路、鐵路、空運與水路運輸皆須降低排放量。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起採行永續與智慧的運輸策略,因應前述挑戰。首先,運輸價格須反映它們對環境與健康的外部成本,建立有效收費機制。依據《能源稅指令》修正法案,化石燃料的補貼應當終止,檢討包括空運及海運燃料的現行免稅規定;歐洲排放交易制度也需要擴大適用範圍,將海運納入其中,並取消原分配給空運的免費排放配額。
歐盟也預備同步增加生產與布署使用於運輸的永續替代燃料,預計在2025年以前,設置100萬個公共充電站,將供給1300萬輛零排放或低排放車輛。歐盟執委會將儘速籌資,援助公共充電站站點不足的缺口,特別是長途旅行所需,以及人口稀疏地區。在道路運輸方面,歐盟執委會將針對燃油汽車訂定更嚴格的空汙排放標準,並考慮將道路運輸納入歐洲排放交易的適用範圍。在海運方面,歐盟執委會也將訂定製造汙染船隻靠近歐盟港口的相關規定,包含靠岸船隻必須使用岸邊電力。在空運方面,歐盟執委會也將著手改善機場附近的空氣品質,並處理飛機及機場運作所排放的汙染物問題。
構面六:從農場到餐桌,設計公平、健康及環境友善的糧食系統
歐盟執委會於2020年通過「從農場到餐桌策略」(Farm to Fork Strategy),帶領農漁民因應氣候變遷與維護生物多樣性,進而實踐永續目標。前述策略將大幅降低化學農藥、化學肥料以及抗生素的使用及風險。歐盟預備導入精準農業、有機耕作、農業生態、農林混作以及更嚴格的動物保護標準等。農作透過生態機制,可將碳儲存於土壤中,改善養分與調整水質,並降低碳排放。歐盟執委會將開發永續海鮮食品,作為低碳食物來源。另外,歐洲將逐步增加有機耕作的面積,開發創新科技來預防病蟲害,以確保收成,並提升糧食系統的食品安全與永續發展。
「從農場到餐桌」策略有助於促進循環經濟,藉由改善食物運輸、儲存、包裝及剩餘等問題,降低食品加工及零售業對環境的負面衝擊;並採取行動打擊黑心食品與食品詐欺,包括加強歐盟執法與調查能力等。進口食品若未符合歐盟相關環境及食安標準,將禁止進入歐盟市場販售。歐盟執委會將協助消費者選擇健康與永續的食品,倡議減少食物浪費。此外,歐盟執委會也將設法開發新作為,提供消費者更詳盡的食品資訊,例如透過數位化,提供食品來源、營養價值,以及環境足跡等。整體而言,「從農場到餐桌」策略將提升農民於價值鏈中的地位,刺激永續食品的消費,讓人人都買得起健康的食品。
構面七:保存並恢復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
良好的生態系統能提供維生的食物淡水與乾淨空氣,也能有效調節氣候、緩解自然災害與病蟲害、守護人類賴以為生的環境。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PBES)於2019年所公布的全球評估報告,生物多樣性遭受侵蝕的三大因素為:土地與海洋的使用改變、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氣候變遷。歐盟執委會採行「生物多樣性策略」(EU Biodiversity Strategy)協助會員國改善受破壞的生態系統,使生態能回復良好狀態,並提倡城市綠化、增加都市地區的生物多樣性。
有鑑於森林生態系統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逐漸擴大,歐盟執委會提出「歐盟森林策略」(EU Forest Strategy),強化森林的循環功能,擴大永續的植樹造林,恢復退化的森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改善森林的復原力,降低森林野火的發生率與範圍,並促進生物經濟循環。此外,海洋在緩解並調節氣候變遷的角色逐漸受到重視,永續的「藍色經濟」成為循環經濟,健康且具復原力的海洋,更為氣候變遷開出自然界的解方。藉由改善水資源與海洋資源的利用,提升蛋白質新來源的供應,均可減輕農地的壓力,對抗氣候變遷的威脅。歐盟執委會也將提出海域相關措施,包括海域的永續管理、開發離岸再生能源,對於非法及不符規範的漁業行為採取零容忍措施。
構面八:無毒環境的零汙染目標
無毒環境的營造,需要採行一系列的預防汙染行動,針對空氣、水、土壤、消費者產品的各種汙染,進行監控、報告、預防、補救。歐盟會員國須檢視所有相關政策法規;歐盟執委會更於去年採行「空氣、水、土壤零汙染的行動方案」(EU Action Plan: Towards Zero Pollution for Air, Water and Soil),希望能解決前述相互連結的繁複挑戰。例如,歐盟執委會對現行的空氣品質規章進行審慎評估,提案加強監測及提升空氣品質,協助當地政府擁有更乾淨的空氣,並解決大型工業設施所製造的汙染,使其符合氣候、能源及循環經濟的目標。
為確保無毒環境,歐盟執委會提出「化學品永續發展策略」(Chemicals Strategy for Sustainability),協助保護人民及環境,免受危險化學物質的危害,並鼓勵開發創新、安全與永續的替代品。透過簡化及強化規章架構,促進全民健康、保護環境,並提升全球競爭力。歐盟執委會也將檢討如何善用歐盟專責機構及科學部門,朝向「一物質一評估」(One Substance One Assessment, OSOA) 的程序發展,並在優先處理化學物質時,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同時,提出化學物質所產生危害的科學證據,且儘速納入修法,以確保人民健康與環境永續。
結語
《歐洲綠色新政》是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上任後的第一個施政綱領,也是歐盟執委會應對氣候和環境挑戰的新承諾。此新政提出歐盟要在2050年率先實現氣候中和,就必須動員法律、財稅、政策、市場等各項策略,實現政策的全面轉型,並引領國際社會,邁向永續發展之路。此舉展現了歐洲在應對氣候變遷的方面進行中長期策略布局,並進一步使歐洲更接近在氣候變遷領域的雄心和目標。
《歐洲綠色新政》以目標為導向、並輔以政策及行動,從能源、工業、建築、交通、食品、生態和環境治理各方面規劃實施路徑與轉型。在綠色金融、環保預算、科技創新、教育培訓等政策中納入永續性理念,為歐洲綠色轉型提供支援,前揭邁向淨零排放的新思維,也足以讓臺灣各界借鏡及參考。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7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53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