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18-04-01海鮮吃得對 有助於海洋保育
436 期
Author 作者
邵廣昭/任職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臺灣海鮮選擇指南
為了推廣海洋保育,2010 年筆者和目前在海科館服務的廖運志博士合作編印了一份《臺灣海鮮選擇指南》(圖一)的摺頁,迄今一轉眼已過了8 年。出版後出乎意料地非常受到大家的歡迎。其中最常被消費者們問到的問題就是在摺頁中的海鮮,為什麼這一種可以吃(圖二)或想清楚再吃(圖三),而哪一種又要避免吃(圖四)呢?於是我們在2013 年的修訂版中,增加了各種海鮮為何被評為這三類的簡單理由,各舉了5 點,並用1~5 的編號予以註記。
建議食用:
1. 餌料來自天然或屬於植物性。
2. 野生的資源量尚稱豐富。
3. 屬於食物鏈中、底層生物。
4. 為洄游性生物。
5. 捕撈方式給環境影響較小。
想清楚再吃:
1. 養殖餌料需要來自小魚(魚粉或下雜魚)。
2. 撈捕的漁業管理未完善,需求增多或會帶來問題。
3. 屬於食物鏈高層的生物。
4. 為定棲性生物。
5. 撈捕方式破壞棲地或造成混獲。
避免食用:
1. 已經過度捕撈,野生數量遽減。
2. 成長慢、資源不易恢復。
3~5. 同上(與想清楚再吃相同)。
因摺頁的篇幅有限,當時沒有進一步去做較詳細的解釋。而反觀在國際上,目前至少有24個以上的國家都有在推動永續海鮮(sustainable seafood)或是海鮮指南(seafood watch、seafood guide)。其中也有一些國家,如澳洲及香港,他們除了出版小小的摺頁之外,同時也另外編印了一本小冊子或是專書,來詳細說明為何要推行,以及每一種海鮮在做評選時候的科學評估的依據。筆者其實早在3年前即已致函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希望在他們全球性海鮮指南的網站上,可以把臺灣版本的海鮮指南英文版也放上去,讓全世界的朋友都知道臺灣在海洋保育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不落人後。但他們卻回信告知,希望我們能夠同時提供各種海鮮評等作更詳細的資料及說明。
因此《臺灣的海鮮選擇指南》下一步應要進行的工作,除了物種的增修訂之外,還需要再去編撰每一種海鮮被評估為綠色、黃色和紅色的理由及科學的依據。在進行這項工作之前,我們應先參考目前在國際上所採用的一些海鮮指南評選的科學依據。譬如澳洲、美國、加拿大等,他們的內容其實大同小異。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海鮮指南網站上也有提供海鮮評估的表格,分成野生捕撈的漁業以及養殖漁業兩部分,供各界參考使用。但是其中的第一項問題相當專業及複雜,大多數的國家應該都缺乏各種漁業或魚種資源生物學的深入評估,因此填寫不易。第一項為系群的狀態及生物學,包括該系群是否有做評估、是否有足夠的漁獲資料及過去的背景資料及適當的背景值來等。第二項為漁業對生態的影響,包括該漁業是否對瀕危或保育的物種有產生負面的衝擊或已經過漁,是否會產生誤捕丶棄獲或捕獲幼體,是否會造成群聚或生態系之改變,對棲地是否造成破壞。第三項則為漁業管理,包括是否有妥善的管理系統、該漁業是否有在做評估、是否有以生態系為基礎的管理計劃、是否有漁業改善計劃(fishery improvement project, FIP),或該項漁業是否有申請海洋管理委員會(MSC)的標章的認證。
各類海鮮選擇原則
譬如在澳洲的手冊中,除了介紹90種當地常見的海鮮種類及其評等的理由之外,還說明了海鮮的來源、在購買前要如何詢問、什麼是海產標章、海鮮和健康的關係、流言的澄清、海洋背景值的下降、海洋保護區的好處、政府的管理策略、漁具及漁法的友善性以及水產養殖是否永續等問題,內容豐富,印刷精美,值得學習。以下係筆者就個人所得到的資訊,以條列的方式所做的扼要整理:
1.海鮮的名稱應先求統一,以免雞同鴨講。物種有效的科學學名,雖然是全球統一的拉丁名,但多半只是在學界使用,而非一般的社會大眾。他們都只會用「俗名(common name)」或是「土俗名(vernacular name)」。在同一個國家裏,不同的地區或是行業也可能會對同一物種叫不同的名字,實不利於彼此間的溝通交流或教育宣導。在臺灣,一種魚的中文名稱在教科書和字典上用的名稱,多半和市面上所用的俗名不同。很多物種並不會分類細至種的階層,只會到科或屬的層級,兩者間很難對應,這也是目前官方漁業統計年報中魚種編碼應如何改進最為頭痛的問題。所以,一個國家在編印自已的海鮮指南時,最好先要統一各種海鮮的中文俗名。所幸目前在臺灣的《臺灣魚類資料庫》中已有建議各種魚類應該最優先使用的俗名為何。2015年由漁業署出版的《臺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則涵蓋了海藻、貝類、甲殼類、頭足類及棘皮動物等及魚類,共721種的俗名。
2.海鮮的來源是否符合永續的原則。譬如為了節能減碳,同一種的海鮮寧可購買國內自己的水產品,而非來自國外進口的海產;但如果只有國外才有的種類,最好能夠買已獲得國外生態標章認證的產品,如海洋管理委員會的標章。
3. 物種的生物及生態的特徵。
(1)物種成熟的年齡越晚, 越要避免去吃。因為在牠們達到生殖年齡之前就可能被捕光了,以致於根本沒有機會去繁殖,那麼該物種族群或資源的恢復能力就會越少越慢。譬如黑鮪魚是8~12 年成熟、石斑是5~6 年,而鯖或鰺只要1~2 年,那當然應以選擇鯖、鰺為優先。
(2)族群的復原能力越快越好。這是因為如果捕獲的速度大於族群的復原能力,則該族群很快會捕撈殆盡。但由於估計族群的恢復力不易,只能用監測該系群的漁獲量的變化,或是捕獲魚體平均体長的大小的變化來判斷資源是否有過度捕撈的現象。再來調整漁業管理的強度,譬如東北部的花腹鯖,漁業署從2013 年起每年6 月禁捕之後,5 年來鯖魚的體型變大了。但族群仍然不夠強壯,故有學者建議在牠們每年2~3 月的產卵高峯也要禁捕,才能提高他們的 卵率。
(3)物種成長的速度愈慢愈不好,通常這和魚類的壽命有關。一般深海魚類壽命都比較長,因為水溫低、新陳代謝慢,所以成長速度也慢,族群的恢復能力就慢,一旦過漁就甚難恢復。
(4)愈稀有的物種愈不能吃,稀有到瀕危的程度就更不應該去吃了。自然界有許多物種是天生稀有,數量大概佔了一半以上。就算捕撈的量少,也足以影響到牠們繁衍的機會,進而造成物種的滅絕。而物種的滅絕都是從量的減少開始。譬如龍膽石斑在野外數量就不多,因此寧可吃養殖的魚。許多的鯊魚都是稀有種或已列入瀕危,但是因為要捕撈少數幾種數量仍多的鯊魚,如水鯊,就會容易誤捕到其他稀有種的鯊魚,造成加速物種滅絕的問題。
(5)地理分布範圍愈狹窄的物種,愈容易受到過度捕撈而滅絕。譬如香港人特別喜歡吃,臺灣也有的紅斑魚(赤點石斑魚),只分布在日本南部、韓國和臺灣等地,就會因為過漁而由區域性滅絕,進一步到造成全球性的滅絕。
( 6)有聚集產卵或是覓食習性的經濟性魚類更容易遭到過度捕撈的威脅,特別是一些有性轉變的魚類譬如石斑魚或笛鯛,乃至現已列入保育類的龍王鯛(蘇眉),牠們都有性轉變的本領,母魚在成熟之後,其中只有少數的母魚個體會變性為公魚。如果過度捕撈就會造成族群的性別失衡,讓繁衍成功的機會更低,如果沒有妥善的漁業管理,資源就會迅速的銳減。最近左澎湖南方四島東西吉之間的海域發現一些笛鯛魚類有聚集產卵的現象,這些海域最好能劃設完全禁漁區來確保資源的永續。
(7)有大範圍遷移習性的魚類最好少吃。譬如會跨域洄游的旗魚、鮪魚,牠們遷移的範圍會經過許多不同的國家,這些魚類更難進行跨國合作及全面性的管理。
(8)建議消費者多吃草食性的小型魚類,少吃肉食性的大型魚類。這是因為小型魚類通常壽命短, 族群恢復力強, 而大型的魚類壽命長、成熟年齡晚、族群恢復力慢的緣故。
( 9)多吃食物網下層而非上層的海鮮,因為大型魚類通常是食物網營養階層高的肉食性或掠食性魚種,牠平均要消耗掉下一層被掠食的魚類的10公斤,或是再下一層100公斤的小魚,才會增加它自已1公斤的體重,非常不划算。因此我們還不如直接去吃食物網下層的生物,還可以養活十倍或百倍的人口。這就是所謂的「底食原則」。也就是大家寧可去吃食物網下層的鯡、鯷、鯖、鰺或秋刀魚科,甚至於去吃海藻或是濾食性二枚貝類,如蚌及牡蠣等初級消費者的海產。他們不但沒有食物來源不足的問題,還可以過濾海水,使用海水變得更乾淨,加速生物多樣性的恢復,也減少了優養化所造成環境惡化,甚至於赤潮的問題。
(10)當評估的資料不足,或是該漁業或該魚種的統計資料不夠詳盡正確,以致於難以進行可信的評估時,多半建議將其列入想清楚再吃的黃色名單中。
4. 捕撈時對生態或棲地的影響。不同的漁具、漁法會對棲地造成破壞或誤捕及棄獲的程度不同。特別是底拖網、三層流刺網、扒網、耙網或掘網、火誘網或是大型圍網等。因此應要多鼓勵消費者多選購以釣具漁業而非網具漁業所捕獲的海鮮。
5. 漁業管理是否到位。在不同國家或同一個國家內不同地區的漁業管理方式各有不同。譬如漁民執照的核發、漁業資源量的評估、捕撈配額的訂定、漁具漁法限制、IUU(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及誤捕的監管、科學研究及資料統計的正確性、是否有規劃海洋保護區並落實管理等。美國阿拉斯加的漁業被公認是管理最嚴格也最能永續,因此,麥當勞的麥香魚餐所使用的食材就是阿拉斯加狹鱈。
結語
總之,大家除了要呼籲政府、監督政府推動一些限漁的措施和劃設海洋保護區並落實管理以及取締的工作外,每一位消費者也可以從自己買對魚和吃對魚來拯救海洋。過去,大家吃海鮮只注意到是否可口美味、價格是否合理和海鮮是否新鮮衛生,不要吃到污染或有毒的魚類;近年來,大家也開始注意到水產品特別是養殖的水產品的產銷履歷,在生產及運銷的過程中是否有被污染或添加有害的藥物或化學物。但是,更重要的也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其實是要關注我們所享用的海鮮的種類是否符合生態保育的原則,是否吃到了稀有或瀕危的物種?換言之身為現代的國民,我們在選購海鮮的時候也要有食物的安全(food security)、永續的海鮮(sustainable seafood)以及綠色海鮮(green seafood)的概念。讓我們的海洋環境及海洋生態也能夠永續地被利用,不會真的淪入漁業科學家在10年前所預言的,到了2048年人類將沒有野生魚類可吃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