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2-02-01多聽少說,以傾聽與同理 陪伴孩子度過憂鬱心理 諮商心理師黃心怡專訪 626 期

Author 作者 林承勳/想泡在水裡當隻熱帶河馬。

►小檔案
經歷
盼諮商所督導∕心理師
臺北市政府特聘諮商心理師
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諮商心理師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秘書長
司法院法官學院專題講座
各級學校個案研討、專業研習講師
聯合報、張老師月刊專欄執筆

專長

青〈少〉年個別心理諮商
親子與家庭會談
婚姻與伴侶諮商
系統取向專業訓練

Take Home Message

• 青少年的憂鬱症狀與成人不同,在兒童末期到青少年初期,孩子的情緒起伏常以焦慮的形式出現;到了青少年中後期,則會出現明顯的憂鬱情緒,而青少年也可能以憤怒的形式表現憂鬱。
• 黃心怡指出,除非經歷重大創傷,否則憂鬱症都是經過長期情緒壓力蘊釀造成的結果,因此必須綜合生理、心理、社會等角度進行探討。
• 青少年的憂鬱症跟個性有很大關聯,敏感、細膩等人格特質,可能對於他人的話語或周遭事物會以偏向負面的方式解讀;外在因素則常與同儕認同有關,若特質「與他人不同」則可能面臨被排擠與霸凌等問題。
• 當憂鬱問題出現在小學及國中階段,同儕霸凌議題常需要師長積極從旁協助。高中以後的青少年則需要情緒出口,有他人在旁傾聽。當降低青少年的孤寂感後,他們憂鬱的心理狀態將會開始好轉。

隨著青少年憂鬱情況升溫,具有超過20 年實務經驗的心理諮商師黃心怡提醒,青少年階段身心都在經歷巨大轉變,憂鬱跡象也可能隱藏其中。如果家長、導師能對憂鬱症有更多了解與警覺,就有機會及早發現、提供青少年適當的協助,阻止傷害繼續擴大並且讓憂鬱症逐漸好轉。

(123RF)

青少年憂鬱症不全都看起來萎靡消沉,易怒也可能是跡象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因為生活中發生的大小事情,造成情緒起伏。短期的傷心、難過、挫折等負面情緒都是常見情緒樣貌;而憂鬱症則是一種疾病,病者會持續2 週以上發現自己變得不太一樣,常見的症狀是長時間感到莫名悲傷和空虛,並出現食慾與睡眠習慣改變、缺乏活力,以及對原本喜歡的事物突然失去興趣等。

不過,青少年跟成年人憂鬱症狀有些不同。在兒童末期到青少年初期,大概是小學五、六年級到國中一年級期間,其情緒起伏常會以焦慮的形式出現;到青少年中後期,憂鬱的情緒才會比較明顯呈現。此外要留意的是,雖然青少年內心憂鬱,但外顯行為也有可能以憤怒的方式展現。

為了理解青少年的憂鬱情緒,本期《科學月刊》專訪了專長為青少年心理諮商,擁有超過20 年諮商經驗的諮商心理師黃心怡。「患有憂鬱症的成年人常感到情緒低落、筋疲力盡,或是莫名哭泣;青少年則是會變得容易生氣,雖然許多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面對成人時態度都會變得比較不好,但患有憂鬱症者易怒情形會更為明顯。就算家長發現有些不對勁想要關心,青少年往往也會表現出不耐煩的回應態度。」黃心怡指出。……【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