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News Focus
文章專區
2013-11-01
2013 諾貝爾獎得主揭曉
527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諾貝爾獎
生理暨醫學獎
細胞囊泡
荷爾蒙
免疫系統
物理獎
希格斯玻色子
歐洲大強子對撞機
化學獎
蛋白質
經濟獎
金融危機
10/7~14
2013 年的諾貝爾獎自7 號起陸續揭曉。諾貝爾獎是依據瑞典化學家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於1901年開始頒發的獎項,藉以表彰對人類社會的卓越貢獻和傑出的研究。共頒發生理暨醫學、化學、物理、文學、和平以及1969 年增設的經濟學獎。
生理暨醫學獎:美國的科學家羅斯曼(James E. Rothman)和謝克曼(Randy W. Schekman)以及德國學者蘇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以發現細胞傳遞物質的機制共同獲獎。他們發現細胞囊泡(vesicle)可以將荷爾蒙和酵素等物質像貨物般運送到準確的位置,為大腦聯繫、釋放賀爾蒙和免疫系統的關鍵。影響了我們對細胞內外物質傳遞時機與準確性的了解。
物理獎:英國學者希格斯(Peter W. Higgs)和比利時學者恩格勒(François Englert)共同以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獲獎。他們在上世紀60 年代利用希格斯玻色子來解釋宇宙基本組成為何有質量,否則人類及宇宙所有相關連的原子皆無法存在。這項理論也終於在2012年由歐洲大強子對撞機的實驗中證實。
化學獎:來自美國的三位學者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李維特(Michael Levitt)和瓦歇爾(Arieh Warshel)為複雜的化學反應過程建立電腦多尺度模型,模擬化學反應過程而共同獲獎。三人在70年代合力建立了融合古典與量子理論的電腦模型,順暢模擬蛋白質的化學反應,為後人在電腦模擬化學過程上奠定基礎。
經濟獎:三位美國學者法瑪(Eugene F. Fama)、漢森( Lars Peter Hansen)和希勒(Robert J. Shiller)共同以金融危機時期資產價值的觀察與分析獲獎。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11月號/2021 第623期:臺灣科普的下一步?
特別價
$237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 $25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 $49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