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1-10-19從法拉第的聖誕講座到「The Naked Scientist」跨國科學廣播節目,當代科學傳播的發展與未來
478 期
Author 作者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雖然是臺灣近期才逐漸受到關注的領域,但它並不是新的概念。在19世紀的英國,科學家們如物理及化學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等,就曾經投注許多時間與金錢將物理、化學知識普及化,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對科學的興趣。
法拉第的父親是一名鐵匠,家境並不富裕,從小只能自學。14歲時在書店工作,努力的表現得到老闆賞識,讓法拉第能夠免費成為學徒,在書店中大量的閱讀。其中,法拉第在瑪西(Jane Marcet)所著的《化學閒聊》(Conversations on Chemistry)一書當中,得到很多啟發,漸漸對科學產生興趣。之後,法拉第更在許多旁聽的演講當中,用心的學習,因緣際會加上法拉第自身的努力,一介平民出身的法拉第,終於成為教授,並在1842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Fellowship of the Royal Society)。法拉第在電磁學及化學上卓越的貢獻,使其多次被提名封爵及成為皇家學會會長,但都被他推辭了。為了紀念法拉第,在國際單位制裡,電容的單位就被命名為法拉,1991年至2001年間,20英磅的紙鈔上也印有法拉第的肖像。
法拉第自身經歷過艱辛的學習歷程,在成為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之後,也並不藏私,運用其極佳的表達能力,以清晰簡明的語言傳達思想,在皇家研究院(Royal Institution)提供了19場物理及化學方面的通俗演講,也就是每年向大眾介紹科學新知的「聖誕講座」(Christmas Lectures)。
科學發展既快且廣,以傳播讓人們跨越知識藩籬
時至今日,科學發展不再只是找尋大自然的運作法則、滿足人們的好奇心。隨著科學領域不斷地擴張,不論是政府或是產業,都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在科學研究與發展上,每年學術文章的發表及其所產生的新數據,都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根據Pubmed統計,光是生醫領域,每年的學術文章發表數量就超過100萬篇。更遑論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急需科研投入,以求更快速、更全面的了解COVID-19。原本科學家對於這種病毒所知甚少,但疫情卻引發一波研究發表熱潮。光是2020上半年,相關的研究發表就超過2萬3600篇。而除了疫情,造成這種學術發表堆疊的原因其中一項,是評鑑研究人員的指標之一就是發表的數量,在升等的壓力之下,迫使年輕學者只能在質與量之間取捨。
在如此龐大的學術資訊當中,一般大眾要掌握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跟上科學突破的腳步,成了相當不容易的事,真所謂學海無涯。人們仰賴自身所接觸到的資訊,在每天都會遇到的選擇當中做決定,資訊的來源是否可信,能在現代社會裡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不列顛科學協會(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 BSA)更將科學視為文化與社會基礎的一部份。在201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針對科學傳播的科學(the sciences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舉辦了第三次座談會。其內容最後整理成冊,討論科學傳播影響大眾的幾個主要的面相,包括了氣候變遷、疫苗的不信賴、極端政治,這些議題都凸顯了科學傳播有所不足的問題。
科學家們在研究領域中,費盡心力追求問題的解答,最終的成果,如果只是增添了一篇學術文章數量、或是增加個人升等的機會,對於研究經費和研究者的努力都相當可惜。而有時也常因為多數學術期刊並非開放資源,讓一般大眾難以有機會取得、閱讀,也就無法啟發不同專長背景的人們,甚至可能成為科學發展的藩籬。
讓大眾理解與重視科學,當代科學家的責任與義務
許多科學家都會同意,研究經費的取得並不容易,而政府單位,是提供研究經費最主要的機構。而在民主社會當中,政府設計科技政策、分配科研經費,民意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民眾是否信任科學、了解科學,不但可能左右研究經費在各領域的配重、更可能左右國家政策走向,其重要性不可小覷。以上種種,更說明了透過科學傳播,提升學術發表的能見度,讓大眾理解學術研究的重要性與正確性,將會在現代社會中,科學家另一項不可避免的責任與義務。
在面向大眾進行科學傳播時,不論是介紹科學研究的方法,或是結果的推論過程,都非常關鍵。許多科學新聞或是社群媒體,在報導科學發現的時候,往往運用太過渲染的詞彙,以致大眾過度解讀研究結果,甚至誤導出其他結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經常是在報導中,忽略研究的採樣規模。如新冠疫情期間,法國學者所發表的奎寧(quinine)對新冠功效研究,就只是一個小型研究,且數據有許多疑竇。而美國總統川普卻將該證據薄弱的結果,視作可靠的科學支持,在公開場合宣稱奎寧可預防新冠,因而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難以估算。除此之外,進行科學傳播時,如能讓大眾正確了解研究背景與發展脈絡,也有助於大眾將資訊聚焦,並且減少誤會與誤用的機會。而同領域的多位專家,對科學傳播所介紹的研究內容看法,也是進行科學傳播很重要的一環,不但突顯研究的重要性、也提供未來研究發展方向與運用上更多不同的視角。
而若要將學術研究的基礎理論,落實在社會中,真實的看見科學研究的影響力,除了透過報章媒體的報導之外,科學家們還必須與政策制定者及公眾直接對話。透過溝通(communication)、諮詢(consultation)、以及參與(participation),逐步推動理性溝通與科學治國的理想。為了防堵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及配戴口罩等政策的制定與推動,就是最好的例子。由此觀之,具備科學概念的政策決策者、媒體與人民,能順暢與科學家溝通、諮詢,或許正是讓臺灣相較於歐美等國家,更能貫徹正確防疫政策的主因。
要讓科學影響政策制定,絕對不是短期的事。溝通與了解需要時間,即使是有紮實科學證明的科學研究,例如顯示吸菸與肺癌有極高相關性的研究堆積如山,但針對限制吸菸及菸品產業的相關政策推動,仍需要數十年的時間,在利害關係人、立法機關、非政府組織、民眾等相關團體間來回斡旋討論,才能見到改變發生。雖然是一條漫長的路,但是沒有科學家的行動參與,科學成果將更難獲得應用與應有的尊重。
透過學會集結,
讓科學傳播發揮影響力
2017年, 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科學傳播教授伊林沃斯(Sam Illingworth)提出,透過各科學領域的學會,來推動科學傳播,將是最理想的機構。由於學會主要由有相同研究興趣的專家學者聚集而成,可以提供會員有關科學傳播的建議、資源、訓練。學會能夠藉由向公眾舉辦活動,來連結群眾和科學家、將科學資訊傳遞出去;更可以設立獎項給致力於科學傳播的學者,藉此鼓勵更多學者效尤。舉例來說,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也是世界頂尖科學期刊的出版者,就是一個長久以來,以科學傳播為宗旨的學會。
英國發育生物學學會(British Society of Development Biology,BSDB),也整理出重視科學傳播的生醫相關學會名單。本文特別要介紹,「The Naked Scientist」這是由一群劍橋大學科學家們,在2001年所創立的組織。從一開始的網路廣播(podcast)節目到現在,「The Naked Scientist」與許多國際媒體接軌,如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歐洲的「談話電台」(Talk Radio)、澳洲的國家公共廣播機構澳洲廣播公司(ABC)、南非的媒體公司Primedia等。他們邀請最新完成科學發表的作者進行訪談,讓專家回答大眾的科學問題,甚至邀約政府人員一起討論政策。此外,「The Naked Scientist」還透過實習計畫,同時培養科學傳播人才。「The Naked Scientist」的各種策略方法,是想要朝科學傳播方向前進,又不知如何表達,從何下手的研究學者們,一個很好的參考。
考量到科學傳播的重要性,英國已將其納入大學評鑑(可參見前文《科技報導》2021年8月號〈大學學術如何評估?參考英國REF評量機制》)。臺灣近期對於科學傳播也逐漸重視,科技部的科普傳播產學計畫、教育部有高教深耕計畫,國立屏東大學更在2014年設立了科學傳播學系。只是目前臺灣尚未有具體鼓勵學者涉足科學傳播、以科學專長參與公眾事務的政策做法。現階段在臺灣,科學傳播常常是年輕學者們遙不可及的夢想,雖然熱情滿腔,但是在各種行政、教學、研究的壓力之下,無法滿足KPI又吃力不討好、得不到短期回報的科學傳播,經常被犧牲。在這樣的研究環境中,臺灣是否也該好好思考,是不是該有所改變,如何讓學術研究的能量及成果,真確且直接的分享給每一位國民、啟發學術後進,更增添國民科學素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