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 生醫先鋒
文章專區
2021-09-10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在藥物開發及疾病治療上的應用
477 期
Author 作者
陳淵銓/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助理教授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現已廣泛用於基礎研究技術,包括基因轉殖、模式動物(animal model)的建立、食品檢測試劑及其他輔助工具的開發等;應用端已用於農產品、食品及工業產品的生產等。CRISPR亦能運用於藥物開發及人體疾病的檢測、治療,現已嘗試直接治療的疾病,包括遺傳性、病毒感染性、神經退化性疾病及癌症等。
圖一:CRISPR 作用模式(Pixabay)
藥物標靶的篩選與鑑定
新藥研發最關鍵性的一環,是藥物標靶點(target site)的篩選和鑑定。傳統上開發藥品標靶點的篩選與驗證,主要以經過基因剔除的模式動物進行。CRISPR強大的基因編輯功能,亦被應用於此類研究中,從功能基因的篩選和編輯、標靶點的篩選和驗證、到模式動物的建立等,為新藥或先導化合物的開發奠定了基礎。
舉例來說,在2015年,美國冷泉港實驗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研究小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就利用CRISPR使其相對應外顯子(exon)產生突變,以大規模篩選對抗癌藥物的作用標靶點,最終成果發現了6個藥物標靶點,以及19個潛在靶點。
2016年,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人員亦使用CRISPR技術,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新的AML藥物標靶點,鑑定出大量可作為治療標的AML的潛在標靶基因(target gene)。在延伸的研究中,更成功篩選出KAT2A作為標靶基因,後續可用以研究如何破壞AML細胞,但不會傷害到非白血病細胞的療法。
而在2017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人員則利用C R I S P R技術,於胰腺導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進行全範圍的基因篩選,最終找到以該細胞表面的藥物標靶點,發現治療PDA的潛在藥物FZD5抗體。
應用於精準醫療的前景
CRISPR發展最精密及敏感的領域,應屬涉及人體治療的部分。因其攸關生命、健康及人權,故要求的技術層次最高,考量的關鍵議題也最多,世界各國法規要求及限制亦最為嚴格。
CRISPR技術應用於人體醫療,最具重要性者應屬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亦稱個人化醫療(personalized treatment)的範疇,此概念最早由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United Stat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在2011年提出。人類個體會因基因差異而表現不同的性狀,患病時顯現出來的症狀,和嚴重程度亦各不相同。由於同樣的疾病與相同的治療方式用於不同的個體,卻有不同的療效,所以常須依個體差異而有不同的治療策略。精準醫療除了包括傳統方法會使用的病患症狀描述及常規檢查(如抽血檢驗、X光檢查、超音波檢查等)外,再加上生物醫學檢測(如基因檢測、蛋白質檢測及代謝檢測等),並將個人資料(如性別、身高、體重、種族、過去病史、家族病史及檢測結果等)透過人體基因資料庫進行比對及分析,從中選出最適合病患的治療方法及藥品,目的是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及副作用最小化。
而CRISPR技術可精準的執行基因編輯,有潛力正確的修復基因突變,以此應用於疾病的臨床治療,因而成為精準醫療。目前在基礎醫學及臨床研究上,CRISPR技術主要被認為有潛力治療遺傳性、病毒感染性、神經退化性疾病及癌症(表一)。
表一:有潛力使用CRISPR技術治療的疾病
|
疾病類別
|
疾病類別說明
|
遺傳性疾病
|
主因是先天性基因突變,傳統療法通常僅能控制病情,因此基因治療便成為根治遺傳性疾病的最佳選擇之一。CRISPR已開始用於開發基因治療產品,但大多仍處於基礎研究或臨床試驗階段。
例如:鐮刀型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地中海型貧血症(β-thalassemia)、肌肉營養不良症(muscular dystrophy)、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α1- antitrypsin deficiency)、萊伯氏先天性視網膜萎縮症(Leber congenital amaurosis)、囊腫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家族性類澱粉多發性神經病變(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等。
|
病毒感染性疾病
|
傳統上是使用化學藥品(如核苷酸類似物)來治療,但有些病毒具有高突變率及潛伏性感染的特性,療效往往不是很好,因此也開發CRISPR作為病毒感染的治療方式,特別是潛伏性感染。例如:鼻咽癌病毒(Epstein-Barr virus)、單純疱疹病毒第一型(herpes simplex virus-1)、卡波西氏肉瘤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等。
|
神經退化性疾病
|
目前僅知與遺傳基因及老化有密切關係,但真正病因及作用機轉仍未十分清楚,傳統藥物通常只能緩解症狀而已,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現已開發CRISPR用作基因治療。例如: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及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等。
|
癌症
|
由於很多癌症的發生與基因發生變異有密切關係,基於基因變異以CRISPR的細胞或基因的治療方式也正在發展中,包括修補突變的基因以預防癌症發生及改造細胞作為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等。例如:肝癌、乳癌、肺癌、大腸癌及胰臟癌等。
|
直接用於遺傳性疾病治療
雖然CRISPR有潛力直接用於人體治療,但因專一性不足、恐引發突變及傳遞工具選擇不易等因素,大多僅止於實驗室研究或動物實驗階段,真正進入臨床試驗或產品上市者很少。導致疾病發生的因素十分繁複,治療的選擇方式也很多,大多數的疾病若貿然跳過常規療法,直接採用基於CRISPR技術的治療,可能無法達到效果,甚至使得疾病惡化。不過仍有例外,尤其如遺傳性疾病的主因是基因發生先天性的變異,傳統療法通常治標不治本,完全治癒理論上就需要根本地改造或修復基因,所以使用CRISPR技術進行治療,安全性及倫理的顧慮較少、以此進行恩慈療法的可行性較高。因此,近來很多研究人員聚焦於開發CRISPR作為基因治療。
近期最受矚目的案例, 就是今(2021) 年, 英國及紐西蘭研究人員所發表開發自CRISPR/Cas9的藥物NTLA-2001,來治療罕見疾病「家族性類澱粉多發性神經病變」(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家族性類澱粉多發性神經病變主要由於基因突變,會累積摺疊錯誤的轉運蛋白(transthyretin, TTR),NTLA-2001主要目的是降低血清中該蛋白的濃度。在完成臨床前體外和體內的研
究後,團隊進行臨床一期試驗評估單次遞增NTLA-2001劑量,對患者的安全性和藥效反應,受試者共有6名。臨床前研究的動物研究顯示,TTR基因有機會在單次給藥後被永久敲除。而臨床一期試驗的結果,患者在輸注藥物後的前28天內進行安全性評估,幾乎沒有不良事件發生。在第28天,發現接受0.1 mg/kg劑量的患者血清TTR蛋白濃度從基線算起平均降低52%,而如果接受0.3 mg/kg的劑量,降幅則為87%。現有的研究結果顯示,在一小群遺傳性ATTR伴隨多發性神經病患者中,NTLA-2001藉由CRISPR靶向剔除TTR基因,而有效降低血清中致病的TTR蛋白濃度,而僅出現輕度不良事件。
CRISPR技術用於治療的前提考量
CRISPR技術有潛力運用於藥物開發及疾病的治療,包括遺傳性、病毒感染性、神經退化性、代謝性疾病、癌症及再生醫學等,例如現已有很多基於CRISPR技術的細胞治療及基因治療產品,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或已成功上市供臨床應用。在國外,許多藥廠與生技公司開始運用CRISPR技術生產各種醫療產品。在臺灣,CRISPR技術的應用雖大多仍在基礎研究上,因為技術逐漸成熟,亦開始往研發醫藥品的方向發展。
CRISPR技術用於藥物開發及篩選的爭議較少,但用於疾病的直接治療則仍有相當程度的安全性顧慮。目前大部分疾病的常規治療,都是已經通過試驗證實有效的方法,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與新式藥物的開發上市,很多以往被認為是無藥可救的疾病,現已有很好的療法。因此,病患應先採用常規治療,若仍無法控制病情,才考慮使用基於CRISPR技術的療法。
依目前的臨床證據及試驗結果顯示,大部分基於CRISPR技術的治療仍處於累積經驗階段,仍需更多的臨床數據證明有效、安全,屬於中高風險的醫療行為。但用於目前藥物無法根治僅能控制病情的遺傳性疾病的基因治療,應該是可行的方式。病患接受基於CRISPR技術的直接治療前,應先執行基因檢測以確認是否適合、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及研究是否符合恩慈療法的規定;醫療主管機關亦應以高規格的方式來監督此種治療的進行,以確保患者的權益。
延伸閱讀
Julian D. Gillmore
et al., CRISPR-Cas9 in vivo gene editing for 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5:493-502,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