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故事
- 2013年
- 528期-諾貝爾獎特別報導(12月號)
文章專區
2013-12-01裁減軍備致力和平—敘利亞內戰與消弭化武的奉獻者
528 期
Author 作者
韓德生/任職台大醫院復健部。黃向文/任教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
或許是因為自己發明的炸藥一方面推進了人類工業技術,一方面卻又加重了戰爭造成的死傷,帶來更大的浩劫,諾貝爾在遺囑中特別在醫學、物理、化學、文學之外,列出了和平獎,以表彰「戮力於國際友誼、軍事縮減及和平促進之人」。今年八月敘利亞化學武器事件引起全球震驚,因而國際間採取一連串行動欲消弭此類傷害人類的行為,正因為如此,在其間扮演重要角色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rganiz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 OPCW;圖一)獲得了2013年度的和平獎。
圖一:禁止化學武器組織標誌。
戰場上的致命毒物
欲了解OPCW,先從化學武器談起,化學武器的歷史可溯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普魯士化學家哈伯(Fritz Haber)首先提出氯氣可癱瘓士兵;1915年,氯氣首次在戰場上使用,之後各國競相發展此類武器,包括氯氣、芥子氣及光氣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化學武器導致的傷亡,據估計可超過一百萬人。由於此類武器造成驚人的死傷,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於1919年成立,類似目前聯合國的組織)於1925年在日內瓦簽定《戰爭禁用窒息、毒性或其他氣體以及細菌類武器條約》,簡稱《日內瓦公約》(Geneva Protocol),中華民國亦於1929年批准此公約。希望各國通過這項自律性公約,停用化學生物武器,避免大規模死傷。
然而,由於公約並不具懲罰作用,此類武器仍持續發展,1932年,德國化學家藍日(Willy Lange)首先描述有機磷類化合物(organophosphate;圖二)具有促膽鹼系統的作用,會造成窒息感及視力模糊的症狀。有機磷屬於磷酸脂類(phosphate ester),它的作用會抑制乙醯膽鹼水解酶(Acetylcholine esterase, AchE)。由神經突觸前細胞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會造成突觸後細胞的動作電位,使電訊號得以傳遞;須透過AchE 的作用,使神經傳導物質被水解,產生離線(off)功能,避免神經系統的持續興奮(圖三)。若缺乏AchE,會使得相關的神經系統持續興奮,產生神經症狀,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圖二:有機磷基本構造式。
圖三:神經肌肉聯會。三角型代表有機磷,缺角圓形代表乙醯膽鹼水解酶,五角型代表乙醯膽鹼。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沙林毒氣之特性與其危害
有機磷首先被用為殺蟲劑主成分,但隨後便被轉用於戰爭武器,納粹政權於1930年代命化學家史瑞德(Gerhard Schrader)開發軍用有機磷,包括塔崩(tabun,代號GA)、沙林(sarin,代號GB)、索曼(soman,代號GD)等,雖然經大量製造,但所幸並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用。戰後,美俄等同盟國獲得此類化合物,繼續將其發展於軍事及農業用途。……【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