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3-15從網紅與醫生的網路論戰談科學素養 471 期

Author 作者 李岳倫/任職於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國衛院「衛普ㄒㄧㄢ知」科普媒體總編輯、「李岳倫癌症/科學素養研究室」臉書專頁主持人。
由於資訊網路時代的來臨,資訊爆炸,再加上最近全世界皆有民粹、反智識的趨勢,大家往往將就相信網路上快速找來的資料,更甚於專業正確資訊。然而,就算從網路上找到專業的資料,一般大眾是否有能力正確解讀資料並做出正確的判斷呢?

舉個最近非常夯且還在延燒的議題,今(2021)年農曆年期間發生網紅與醫生對「肝膽排石法」這項非主流治療的可信度進行論戰,網紅介紹並實測該方法認為可行,卻遭醫生撻伐,雙方各執一詞拍影片互嗆。詳細內容,這邊就不蹭熱度,讀者可自行去搜尋,論戰最終以網紅下架影片、道歉落幕。深入了解,網紅為何無法說服對方?雖
網紅反駁,有用Google大神引經據典,也提出科學論文,試圖說服對方及群眾。而無法站住腳的部分大概有二:首先,就是對很多人來說,Google和Wikipedia維基百科,的確是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但其內容並非全然正確。即便是我平常找陌生資料,也會先到這些網頁先瞭解個大概,再進一步找專業資料來確認,但我能夠盡量讓自己對獲得資料高度警戒、保持懷疑,而非第一時間全然接受Google或維基百科提供的資訊。再來,網紅雖提出《刺胳針》(Lancet)的專業文獻,但卻因專業知識不足、對科學方法的不正確理解,造成他錯誤解讀實驗意義,也犯了一些邏輯上的錯誤,以文章所舉的個案當作反駁論點(以偏概全),導致無法捍衛自己的論點。簡而言之,是因為對如何透過研究方法及實驗設計,進而推論因果關係與結論等相關科學素養不甚理解的原由。

 

法國畫家大衛(Jacques-Louis David)所繪的知名油畫作品《蘇格拉底之死》。(public domain)

科學的內涵與本質

談到「科學素養」,可拆成「科學」與「素養」兩個元素。素養也許好理解,素養為有受過教育、有教養的人所具備的基本修養與知識。所以,「科學素養」可詮釋為:獲得基本的科學知識、能力、態度,並將基本的科學涵養、教養訓練,實踐在日常生活中,且有能力持續自我學習、改變並進步的能力。那「科學」的內涵與本質又是什麼?可從科學知識、能力、與態度三個面向來探討。

科學之知識面,可簡單理解為「一個追求接近真理(但不是絕對真理)的知識體系之過程,是一種活動行為、是一種建構並批判懷疑系統性知識的程序,以求科學知識的進步」,所以是基於客觀事實推理所建構的一個知識體系(理論)。科學之能力面,藉由學習科學方法過程,掌握一種看待世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科學方法是一套有系統地尋求知識的程序,涉及了以下四個步驟:問題的發現與陳述、假說的形成與測試、實驗數據的收集、結果與理論的建立。這是目前人類所掌握最能準確描述我們世界的各種規律,然後持續不斷進步的方法。科學之態度面,當在利用科學方法追求知識之過程,必須秉持的懷疑論思考原則。科學方法論與懷疑論是由笛卡爾(René Descartes, 1596~1650)承生理實驗學之父哈維(William Harvey)的開創實驗法後,集其大成所建立的。他提出知識懷疑論來實踐獲得科學知識的過程,利用事事懷疑的態度,並以科學方法找到接近真理的知識,如此便能掌握新知邊界的範圍,就知道該相信誰講的,該懷疑誰說的。

科學素養的生活實踐

啃完科學哲學硬骨頭後,回到「科學素養」,繼續回答為什麼需要培養「科學素養」?對於一般不是科學家的,科學素養就是對科學方法有基本的認識,學習科學精神與態度。更重要的,我們人生、工作其實也是一種科學實驗、也是一種選擇,我們常遇到各種問題,要知道如何分析,嘗試不同的方法解決,用錯了方法要修正,然後選擇做出決定。我們在各個領域都在做實驗,既然人生不斷在做實驗,掌握相應正確的方法就很重要,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許有些問題還沒有答案,但是能學習科學家們在尋求答案過程中的種種心思和態度,也能受用終生。

接下來問題是,我們如何運用科學素養?如何將科學態度與精神在社會與生活中實踐?若是一般民眾,不是科學家,為何需要科學素養?因為面對科技變遷所引發的新問題,我們不能只依賴科學家提供解決方法,這部分我們留到文末來討論。另一方面更糟的是,科學、科技在進步,沒有提高科學家的地位,現今反倒形成了一個不信任科學家(專家)、不需要科學素養的時代!不只臺灣,君不見現在世界是處於一個「去專業化」的時代。不相信?其實從最近許多書都是討論這個議題可見端倪,比如,《專業之死》、《反智》等書都在探討近年「網路鄉民意見更勝過專家」的狀況。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黃貞祥經營的「GENE思書齋」都有專文介紹這些書籍,歡迎去看看〔註〕。因此,我認為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學習以科學方法找到接近真理的知識,就知道該相信誰。

而對學校學生端而言,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扎根才能改善的議題。除了應盡可能多針對高中或大學學生進行「網路媒體識讀」的訓練,也應強調用科學方法「找資料」這件事情。另外如果科學家、專家想要抨擊這些網路謠言讓學子們明白正確的資訊,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地寫一篇科普文章迎戰!

接著從科學家端與人文社會責任之關係來看。科學家的天職,是發現問題、並利用創新方法來解決問題,同時探索新知以造福人類。除此之外,也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如何解決問題,去探索新知識,以面對未來傳染病醫療與環境氣候變遷問題的嚴峻挑戰。而科學家的社會責任,不能只著眼於局部和暫時利益,忽視了整體的長遠利益。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在於科學家與公眾之間缺乏溝通橋樑,大眾若不了解科學成果的社會效應,難以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

科普三境界

綜合上述,大眾與年輕學子的基本科學素養,需要足夠的終身科普學習與學生的科學教育。有關「科普」,想借用《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作者、科學作家萬維鋼老師的科普文章三境界來說明。

第一境界是科學知識。的確,有些科學知識可以破除迷信,有些科
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比如某種物質致癌。但這些科學知識純屬基本敘述資料,比如說太陽系到底有九大行星還是八大行星、望遠鏡是誰發明的等。不過,這些知識內容都不值得專門寫文章,透過網路搜尋引擎就能輕鬆找到答案,它們只適合給文章做素材,否則你只是在寫維基百科而已。這類的科普文章讀起來就沒什麼意思,不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境界是科學思想與態度。有知識不等於有思想,知識只是一些分散的點,而思想則是包含點與點之間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是一個故事,還可以是一套方法論。比如說,你告訴我致癌基因會致癌,有myc、有ras,這只是一個知識,但如果你告訴我這些致癌基因的發現歷程、致癌機制、與其他癌症治療方法的關係,那這篇文章就很有意思了。讀者從文章中得到的就不僅僅是知識而已,更是整個思維的樂趣,再變成價值觀。而且思想可以借用、可以類比、可以跟別的思想組合、可以作為工具和武器,這就有力量了,也就是所謂「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產生力量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掌握很多科學思想,他就對這個世界有個正確的看法態度,就知道什麼東西值得追求。所以,要讀「懂」一篇科學論文,絕對不是只讀一篇而已,還要了解這個科學作者之前的研究脈絡與在整個領域的角色與地位。

第三境界是科學本身。現代科學越來越專業化,科學家距離大眾越來越遠,這對雙方都不好。因為面對新問題,當問題本身就是科學技術時,不能只依賴科學家提供解決方法,科學家認為轉殖基因食品無害,大眾就能相信轉殖基因食品無害嗎?科學家說自己的研究有多重要,大眾就願意政府將納稅人的錢撥給你嗎?想要取得大眾認同、理解與支持,必須嘗試把科學本身的邏輯解釋清楚,用淺白易懂的語言,讓一般人能夠了解、能獨立思考,自己做判斷。現在國內兩個學術單位,中研院的「研之有物」與國衛院的「衛普ㄒㄧㄢ知」科普媒體,都在嘗試扮演科學傳播的橋樑角色。

最後,以《反智》這本鍛煉批判性思考的書作結,希望科學思維素養能激出我們實事求是的精神,能破解媒體和網路上一堆謬誤,不懶惰地隨波逐流。否則若我們做一個不理智地思考的人類,與「不理性的猿」何異?


〔註〕「GENE 思書齋」中關於《反智》一書的書評文〈反智的猿〉:https://skygene.blogspot.com/2021/02/the-irrational-ape.html; 關於《專業之死》一書的書評文〈專家專業之死〉:https://skygene.blogspot.com/2018/12/the-death-of-expertise.html。

本文改寫增補自「李岳倫癌症/科學素養研究室」臉書專頁之〈科學素養系列之三--我們為何需要科學素養?如何將科學態度在社會與生活中實踐?〉

延伸閱讀
1. 李岳倫癌症/科學素養研究室:https://www.facebook.com/Dr.alanylee
2. 國家衛生研究院「衛普ㄒㄧㄢ知」:https://science.nhri.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