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2-18學術期刊開放取用將面臨哪些困境?看看《科學》怎麼說 470 期

Author 作者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早在20年前,學術開放取用期刊(Open-access journal, OA)的概念就已經出現。不同於向大學、研究機構或個人讀者,收取訂閱費用的傳統訂閱期刊(subscription journal),開放取用期刊向文章作者、或是發表研究成果的機構,收取出版費用,而讓所有讀者都無需訂閱即能閱讀。在網路時代,開放取用期刊不但能加速,更能廣泛的傳播科學最新發現。然而,直至2018年,歐洲學術研究基金才決定,開始推動學術開放取用發表的S計畫(Plan S)。美國政府現在也要求,所有政府資源所支持的研究成果,都必須在開放平台上公開12個月。

意圖撼動學術期刊發表的S計畫

S計畫的S,代表shock,為撼動現況之意,旨在推倒訂閱付費的高牆(paywall)並加速科學進程。截至今年共有17個機構、6個基金會將S計畫設定為指定要求,他們被稱為S聯盟(cOAlition S)。其中包括了幾個世界最大的生醫學術研究基金會,如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與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根據網站資料庫「Web of Science」2017年的資料估計,S計畫只影響部份學術文章作者,其發表只佔世界學術出版的6%,其影響力令人擔憂。但S聯盟執行長魯里克(Johan Rooryck)在《科學》(Science)期刊今年1月的採訪中表示,能拿到S聯盟經費的都是相當優秀的科學家,都發表在頂尖的期刊上。從這個角度來看,《自然》(Nature)期刊上有35%,Science期刊上有31%的文章,都標註S聯盟為其經費提供者。

2020年,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許多期刊為了加速疫苗及治療的發展,也取消了訂閱付費,更推動開放取用發表的發展。不過,也有許多人認為,S計畫及開放取用發表帶來的經濟壓力,最終將壓垮學術出版社、研究機構及文章作者。

開放取用期刊的好與壞

Science在2021年1月探討了幾個開放取用期刊的議題。

先從好處談起,開放取用文章能觸及比較多人,不論社群媒體、新聞和政策等非學術從業人員都能被嘉惠。2020年11月統計顯示,Nature的網站瀏覽者中,有28%是一般大眾,包括病患、老師和律師;15%是產業界或醫學方面的工作者,他們的工作只需要閱讀,而不是發表學術文章。

即使是享有學校圖書資源的大學教員,在現行的訂閱制度下,仍然受限於其訂閱的期刊選項。有57%的大學教員表示,幾乎總是或經常遇到無法取得Nature系列文章內容的困境。開放取用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良方。

當然,開放取用期刊也可能因為更高的可見度,而為文章帶來更多的引用。研究顯示開放取用文章較訂閱期刊,多了三倍的引用次數,為文章及期刊帶來更高的影響力(Impact factor)。

除了發表在開放取用期刊上,許多研究者採用綠開放取用(Green OA),即作者所服務的機構,自行將發表的文章收集整理起來,放在網頁上提供免費下載。讀者們可以利用線上工具如OpenDORA(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搜尋這些數量超過5000個的開放取用平台。

綠開放取用也有些細節需要克服,目前數以千計的學術出版社,都有6∼12個月的延遲公開期間,要求作者不可將同儕審議過的文章最後版本流出去。但這規定與S計畫要求「立即開放取用」的做法相背。折衷辦法,是允許經過同儕審議,但還不是最終版的文章,以綠開放取用的方式,放在研究機構的開放取用平台上。

魯里克表示,S聯盟與學術出版界的龍頭們都協商後決定,他們不會拒絕受S計畫約束的作者,要求立即開放取用出版。即使愛思唯爾(Elsevier)也同意在收取費用之後,讓作者立時開放取用,以免違反S計畫的規定。

開放取用羊毛出在研究者身上

既然出版社有配合意願,為何仍有人不看好現況呢?那就跟經費有關了。

詳細檢視,開放取用期刊實際上所費不貲。開放取用期刊有好些不同的經營方式。此類模式一般以顏色來分別,向作者收取的出版費用也有所不同。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Bielefeld University)的施宏菲爾德(Nina Schonfelder)女士就表示如金開放取用期刊(Gold OA),期刊內容對讀者完全開放,只對作者收取所有出版費用,其收費一般在折扣後約2,600美元。好一點的期刊更貴,如《刺胳針─全球衛生》(The Lancet Global Health),需5,000美元、Nature需11,600美元、Cell需9,900美元。

有些大學或研究機構會與學術出版社合作,每年付出一筆款項,即享有一年的出版與訂閱服務。光2019年,德國就有700所研究機構,以這個形式與Nature合作。不過這樣的合作形式,只佔全球出版費用的3%。

學術不分國界,但每個國家貧富不均,所能提供的研究資源也差異甚大。在歐洲,研究機構提供內部經費,供作者在開放取用與訂閱制度混搭並行的「複合期刊」(hybridjournal)上進行發表,而且比例高達50%。其他國家則只有25%的開放取用發表經費來自機構內,作者必須向學術基金會或其他管道請求經費,甚至自掏腰包。歐洲學者只有1%需要花自己的錢出版文章,其他國家則有高達16%的學者會需要這樣做(虧本經營⋯⋯哭哭)。

 

對許多研究人員而言,發表於開放取用期刊的門檻與經費有關。(123RF)

舉例來說,即使是在歐洲的義大利,Nature要價9,500歐元的開放取用出版費用,也惹毛了許多學者。義大利學術基金會(Bruno Kessler Foundation)的實驗室主任,迪‧多梅尼科(Manlio De Domenico)說道「起肖喔,鬼才生得出那麼多錢」。迪‧多梅尼科的實驗室有十個人,每年總共也只有8,000歐元的出版經費。迪‧多梅尼科先生說「我寧可把這些錢,拿去給博士學生,參加研討會或去其他實驗室交換。」

對此Nature表示,這個價格反映了他們期刊的精挑細選,他們通常不會跟經過繁複評審程序,但最後沒有出版的文章作者索費,所以成本很高。

只會更貴的開放取用出版

施宏菲爾德調查發現開放取用期刊不是最貴的,複合期刊收費更高。傳統學術出版界龍頭,愛思唯爾和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都出版許多混搭期刊,這些公司在學術出版市場上,都處於高收益、少競爭的狀況。如果這種價格評斷的狀況持續下去的話,未來我們只會看到更貴的開放取用出版價格。

瑞士的出版業顧問阿斯佩西(Claudio Aspesi)表示,期刊完全轉型開放取用的話,會需要收取更高的出版費來平衡流失的訂閱收益。根據2019年,市場顧問公司Delta Think的統計,雖然有30%的學術文章出版在開放取用期刊,學術出版業90%的收益還是來自於訂閱。


S聯盟試著以增加透明度,要求出版社詳細列出校對、編輯及同儕審訂等過程的開銷,讓作者和圖書館能夠比價,進而提供市場價格競爭的動力,來誘使出版社調降出版費。

但即使如此,許多作者們還是寧可發表在有聲望、高影響力的傳統訂閱期刊,以確保這些發表,可以幫助他們升等或拿到永久職。作者們對金開放取用期刊的疑慮在於,它們普遍較新、影響力還不大,在處理文章的程序上,也可能沒有老牌子那麼嚴謹。

美國學術分析研究中心(Academic Analytics Research Center)的威爾森(Molly Wilson)女士分析了18萬名美國學者,其中84%的生物學家,66%的物理數學家,在2014到2018年間都至少有一篇金開放取用期刊發表。這些作者大多有聯邦經費支持,且在排名頗佳的機構做研究。對這樣的結果,威爾森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開放取用的驅勢漸漸的發展開來,憂的是有能力發表在開放取用期刊的作者不多,而學術需要更多元廣納的貢獻。

學術出版的平衡點

開放取用運動的宗旨之一,就是讓大學圖書館將訂閱期刊的費用,轉為支持開放取用期刊的費用,但這樣的想法在實際上的確滯礙難行。校方會需要跟期刊談許多細項,每個期刊也會有不同的條件,讓比價更為困難,更不用說機構之間,還會有更多的變化,複雜度倍增。

不過,如果大多數的學術文章發表在金開放取用期刊,那麼著重研究的大學或機構,將會需要增加圖書館預算,但是沒有那麼多研究發表的學校,將會省下一些訂閱期刊的錢,而在其中工作的教職員,仍能免費閱讀學術文章。

加州大學的分析指出,現行的期刊訂閱費用,不足以支付金開放取用的開銷,雖然由聯邦經費支持的研究,可以提出差額補助,但其他經費支持的研究,就不一定有這樣的資源。以哈佛大學為例,可能就需要增加71%的圖書預算,約合6百萬美元。像哈佛這麼有名的學校,或許可以從捐款或其他管道,獲取平衡出版費用的款項,但其他學校可能就會很困難了。

如何找出學術出版的平衡點,目前仍然在爭論之中,許多開放取用支持者認為,要讓開放取用成為負擔得起的方式,需要改變科學文化。特別是升等評鑑,應該要降低對於發表在知名、昂貴期刊的要求。也有些人認為,如果基金會和研究機構,可以投入更多的經費,來幫助作者的開放取用發表,後續因此而加速的科學發展,必定能帶來更大的回饋。

寫過學術期刊出版商業模式分析的美國大學圖書館員安德森(Rick Anderson)表示:「要讓所有學術文章都開放取用,的確不太可能,阻礙太大了。每一個開放取用模式都解決了一些問題,但也同時創造了另一些問題。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看到,能夠完全取代訂閱制的開放取用模式。我覺得未來幾乎是無可避免的,應該會有很多,不同的開放取用和訂閱制度出現。」

雖然S計畫看起來好像風風火火,其實就算在歐洲,S計畫也可以說是特立獨行, 歐洲學術出版與學術資源聯盟(SPARC Europe)2019年調查了60個學術基金會,只有37個有開放取用政策。

希望在學術期刊商模轉型的戰國時代開啟之後,我們能看到更多科學發展和傳遞的可能性,迸發更多的創造力。

開放取用在臺灣

根據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整理的資料,臺灣自2010年起,在開放取用期刊上發表數開始有明顯增長驅勢,至2020年,一年已有多達4000多篇開放取用文章發表,所佔比例在中國、日本、韓國中是最高的,達21%以上。2017年臺灣在前十大開放取用學術期刊發表的文章共有2116篇,其中30%發表在Nature,24%發表在PLoS One,估計總投入金額在新台幣一億元左右。

科技部是臺灣研究經費最主要的提供者,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推行開放取用相關的政策。臺灣大學圖書館成立了一個,類似綠開放取用的平台,臺灣學術機構典藏系統(Taiwan Academic Instituteional  Repository),在全台160所大專院校裡,有130多所參與,建置典藏系統並匯整起來。這種由下而上的運動力量,自2017年就逐漸形成,但遲遲不見政府有所反應。

除了費用,另一個讓學者們對開放取用望而卻步的原因,也在於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這種純粹以獲利為目的,缺乏學術誠信責任的出版商,經常以舉辦付費研討會,並收錄學者文章,出版在開放取用期刊為其手法,圖利其中。使得老牌期刊之外的開放取用期刊,難以取得學者們的認可。

在開放取用模式仍在探索最佳解方的同時,臺灣學術傳播思維是否能跟上國際的腳步,值得每一位學術研究人員深思。

延伸閱讀
1. Jeffrey Brainard, A new mandate highlights costs, benefits of making all scientific articles free to read, 2021/1/1.
2. 20多年來的學術文章在網路上憑空消失,只因為期刊不再維持網路空間,2020年9月21日。
3. OpenDORA:https://v2.sherpa.ac.uk/opendo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