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14-09-01從化驗談起
537 期
Author 作者
何子樂/前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
二十世紀醫學的進步,一半來自物理和化學方法的幫助診斷。化學方法主要針對體液(血、尿)分析,而分析儀器日趨精良,操作簡便,樣本需求量減低,就擴展可測物質範圍。10毫升的血液便能用於數十種化合物的測定。其實醫學化驗科的歷史不過百年左右,它只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化學的專門應用而已,把體液內各成分的正常值判定,過高或過低數量便是某些病態表徵。由於這些相關性有很好的吻合程度,它和物理方法配合互補,就成為現代醫學診斷的主要武器。
對醫學化驗發展有重大貢獻的,是美國人福林(Otto Folin, 1867~1934)。他15歲時從瑞典移民美國,1896年在芝加哥大學完成了關於胺基甲酸酯的有機化學博士論文,便急赴歐洲(烏普薩拉、柏林與馬爾堡)學習當行的生物化學。但他回到美國後,沒能找到合適工作,直到1900年麻薩諸塞州的一所精神病院(後來成為麻州綜合醫院分所)才僱用了他。他採用比色法將尿液中含氮代謝物,如肌酸、肌酐定量,闖出了名氣。1907年,哈佛大學校長邀請他建立生化系。此後二十多年,他培養了不少人才,其中最值一提的,是國人吳憲(1893~1959)。
吳氏,字陶民,福建侯官縣人。他通過庚款留美考試,進入麻州理工學院。本意攻讀造船,終改修化學,並副修生物學。1916年畢業,次年到哈佛大學跟福林研究,兩年內完成《一種血液分析系統》博士論文。其後,他獨自改進血糖分析法,亟有助於胰島素的發現。
1920年,吳憲回北平,任教協和醫學院,促成並主理生化系。1924年底,吳氏婚後休假,與夫人嚴彩韻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做短期研究。日本侵華期間,協和醫學院被迫解散,吳憲潛赴重慶,籌備中央衛生實驗院營養研究所,又去美國參加戰後經濟復建會議。......【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