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4-09-01天上掉下來的粒子—從包利到希格斯 537 期

Author 作者 張峻輔/清華大學博士,任教高雄中學。
2013年三月,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宣告2012年發現的「似希格斯粒子」,幾乎可確定就是標準模型中的「希格斯粒子」;102學年度的學測,更把這項熱門發現放進自然科考題中;去年諾貝爾物理獎也頒發給希格斯(Peter Higgs)與盎格列(Francois Englert)兩位理論學家,以表彰他們對「BEH機制」的貢獻。BEH名稱的由來,是取自對該理論有貢獻之三位物理學家的姓氏開頭字母組成,不過遺憾的是,布繞特(Robert Brout)已於2011年去世,無緣與他當年合作者盎格列一起共享殊榮。

本文將會從放射性元素的衰變出發,以歷史脈絡為經,理論發展為緯,勾勒出標準模型當中「電弱統一理論」如何成形,以及BEH機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回顧粒子物理發展的關鍵時刻(顧及文長與著重點,省略夸克的發現與強作用力等部份)。

β衰變連續能量分布

β衰變,是放射性原子核X釋出高能β射線(電子)與反微中子後,轉變成另一種原子核Y的過程,最簡單的β衰變就是自由中子衰變為質子並釋放電子與反微中子。
 

β衰變所釋放的電子,其動能並非單一量值,是連續分布的。
因為微中子質量幾乎為零且不帶電,實驗上要偵測其存在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所以早期有關β衰變的研究一直不知道微中子的存在,單純的認為β衰變是二體衰變問題——產物只有衰變後的原子核與放射出去的電子。經考慮能量守恆原理計算後,預期β射線攜帶的能量應該是個定值,但實驗結果卻出乎意料地出現連續能量分布。

對β衰變的連續能量分布提出合理解釋,成為當時核物理學棘手的難題,鼎鼎有名的量子力學大師波耳(Niels Bohr)甚至因此懷疑能量守恆原理的正確性。這時素有「物理學的良知」(the conscience of physics) 美稱的包利(Wolfgang Pauli) 提出一項假設:在β衰變過程中有一種質量為零、不帶電的中性粒子自原子核中釋出,悄悄帶走這些消失的能量。包利原先將這些難以偵測的中性粒子命名為「中子」,隨著查兌克(James Chadwick)在1932 年發現中子之後,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Enrico Fermi)便將包利的中性粒子改稱為「微中子」。......【更多內容請閱讀
科學月刊第5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