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4-09-01十二年國教數學課綱之芻議 537 期

Author 作者 單維彰/任教中央大學數學系。
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而重新修訂的課程綱要,已經由國家教育研究院召集完成了領域綱要的前導研究,其結案報告提出了八項議題,並且在本刊的姊妹刊物《科技報導》報導過。本欄作者想要追加一些個人意見,其中牽涉數學內容的技術性議題,就不在這裡煩擾大家了,以下提出原則性與策略性的議題,就教於讀者群,讓大家有參與討論的機會(大家都能在網路上找到我)。

小單元教材設計

我國中學數學教材(課綱)的編排,自民國60年代首度規定課程標準以來,皆屬「塊狀」安排:一章完整的多項式、一章完整的指對數、一章完整的古典機率,諸如此類。其必有歷史緣故,以前本欄有多篇觸及高中數學課程歷史的簡報,不在此細表。但塊狀設計並非教科書或課程設計的唯一方式,也無堅持這種安排的客觀必要性。但是,我們也知道教師的習慣不容易改變,除非萬不得已,才嘗試作一點小改變。

除了關於sin、cos和log的教學需求及其限制以外,還有物理及高職部分學群所需的正弦波(正弦與餘弦的函數圖形),也是一項我們必須考慮回應的課題。我個人也很不情願這樣做,但是,思索學習的邏輯,若僅限正弦波的認識,我們需要的前置知識有廣義角、弧度量、圓周上(圓心在原點)的點坐標(還不需要正式處理圓方程式)、利用圓的對稱性決定廣義角的正弦值、函數圖形的漲縮平移,如此而已。三角比之間的平方關係、餘角與補角關係、和角與差角公式,以及各種三角測量的技能,都不需要。所以,如果僅限正弦波,而且在難度上限制在「全體必修」的水準,在技術上是可能安排在高一的。

我個人不情願上述安排的原因是:第一,不符合數學史的認知歷程;第二,背離教師習慣太遠。但是看來現在有其需要。

而如果採用前述安排,在高一先講正弦波,讓週期性現象的數學模型成為必修數學的一部分,也算是有其價值。但是,我想大家都不願意為了這個目的而將「整套」三角函數都搬進高一,變成全體必修。何況高一還有其他重要的課題,不宜全盤捨棄。這樣,又出現了不宜「塊狀」設計課程的理由。


相對於「塊狀」設計(一冊課本只有三、四章)的小單元設計,意思是把課本(課綱)切成10~12個單元,單元之間以學習的脈絡連結,而不限於相同或相近的數學主題。課本的標題,或許可以從Chapters改成Lessons。有一些英國、德國、美國的數學教科書如此編排,可供參考。

必修課程的分級、分版施作

雖然11年級以前的數學是「必修」課程,但我們或許還是可以經過與課發會、社會、教師、心測中心與大考中心溝通,而嘗試在必修之中分級或分版。此作法與「分流」不同,前者基本上維持在同樣的學習課題與進度上,只是深淺或補充的題材有些差異,而後者可以容許完全不同的課題。

我們知道,國中畢業生將有55%左右升學進入職業進路(高職),其他人則是學術進路(高中,包含在綜高二年級所做的選擇)。這些學生在國中所學的「國民數學」,就課題而言應該一致,譬如比例式、直角三角形、平行線、直線、二次方程式、根式、不確定性等,但是顯然其所需的深淺程度可以不同。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