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9-15創建新穎鼻腦投藥平台 帕金森氏症患者可望受益 465 期

Author 作者 撰文|劉青山。
講者/劉青山
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兼任副院長、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中國醫藥大學中西所兼任教授、臺灣神經罕見疾病學會及臺灣粒線體醫學暨研究學會理事長


近年研究證實,透過非侵入式鼻腔內給藥,除了可減少對腦組織的傷害,還能透過嗅覺神經(olfactory neural pathways)和三叉神經路徑(trigeminal neural pathway)連結鼻黏膜(nasal mucosa)鼻腔喙部遷移路徑(rostral migratory stream,RMS)與大腦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內的血管周圍路徑(perivascular pathway),提供繞過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新途徑,解決藥物傳遞障礙的問題。

為加速臨床治療應用,劉青山與張瑞芝的粒線體移植研究團隊,利用此鼻腦投藥平台,針對由神經毒物6-OHDA,誘導單側帕金森氏症的大鼠模式進行研究,並每週於大鼠單側鼻腔施予外來粒線體,持續3個月。結果發現,無論移植的粒線體有無胜肽修飾Pep-1包裹,皆發現可經RMS到左右腦兩側達紋狀體(striatum),並恢復紋狀體中酪胺酸羥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現,但其他路徑並無外源粒線體蹤跡。


儘管在多巴胺神經細胞神經本體(soma)及黑質(substantia nigra)並無觀察到外源性粒線體,但多巴胺神經細胞數量、TH表現與粒線體複合體I(mitochondrial complex I)均有增加,並伴隨明顯帕金森鼠病態的旋轉頻率下降。此外,於鼻腔施予粒線體的治療效果雖不如顱內基底核直接注射,但不失為較溫和的方式,且可降低前述大鼠血清中的發炎激素表現,胜肽修飾更能減少粒線體所誘發的發炎激素,尤其是降低IL-1α、IL-12(p70)、IL-17A的表現。

帕金森氏症因病理機轉複雜導致治療困難,是近年主要挑戰的重要任務。劉青山及張瑞芝的粒線體移植研究團隊,盼能透過鼻傳遞粒線體移植或細胞器移植,找到影響帕金森氏症細胞/動物模型的因素,以期未來能提供新的治療策略。


前排左一為中興大學王國禎,中為劉青山,右為張瑞芝,後排以上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暨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團隊。(講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