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14-11-01被狗咬的不治之症?死灰復燃的狂犬病
539 期
Author 作者
房達文/就讀臺南一中。房樹生/任教臺南家齊女中生物科。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病毒所造成的神經性疾病,主要的傳播方式是經由被狂犬病感染的溫血動物所咬而得病,主要疫區在亞洲及非洲,被咬發病後會造成中樞神經腦病變,發病後死亡率接近100%,全世界每年約有5萬5000人因得此病死亡。
由於臺灣維持了52年的狂犬病非疫區,一般人對於此病都非常陌生,甚至連第一線的防疫人員也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與警覺性。自從臺大獸醫專業學院龐飛教授的博士班研究生邱慧英,於2013年6月在農委會特生中心轉送的3隻死亡鼬獾身上,發現疑似狂犬病症狀後,到2013年8月2日為止,全省已經有18個山地鄉發現零星個案。目前在臺發生大流行感染的哺乳動物大多以鼬獾為主,甚至也在以前從未發現的錢鼠身上找到狂犬病病毒的存在。
在曾經歷過狂犬病大流行的老一輩人眼中,狂犬病是非常可怕的不治之症,但事實則非,若能了解相關預防及治療狂犬病的正確生物學知識,揭開狂犬病的神秘面紗,便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 RABV),為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麗莎病毒屬(Lyssavirus)。病毒顆粒大小約75×180nm,形如砲彈狀,一端鈍圓,一端平凹,內含外殼蛋白呈螺旋對稱,並具有外套膜(envelope),病毒核酸屬於線狀單股RNA。
狂犬病病毒基因組長約12kb(1萬2000個鹼基對),從3' 到5' 端依次為編碼N、P、M、G、L蛋白的5個基因,各個基因間包含非編碼的間隔序列。這5種蛋白都具有抗原性。P、M蛋白分別構成病毒的外殼和外套膜的基質;L蛋白為RNA聚合酶;G蛋白在外套膜上構成病毒刺突,與病毒的致病性有關;N蛋白則為核蛋白,有保護RNA的功能,且因序列具有高度保留性(指遺傳分子中的某些片段,在進化過程中保持不變),其基因序列的差異常作為此病毒親源關係的依據;利用此蛋白質所作的單株抗體,是目前檢驗此病毒的標準操作方式。而G蛋白和N蛋白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抗原,可誘發生物體相對應的抗體免疫和細胞免疫。......【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