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9-01做為生命教育的導師─剝製標本 609 期

Author 作者 陳雅棠/學生時期自己在宿舍做標本,後來學習鞣皮技術和配藥,研究所鑽研大體泡製液,讓大體、皮草及標本哼一段生命最後的樂章。
剝製(taxidermy)標本是將死亡的動物外皮取下後進行加工製作標本類型,除了能作為展示之外,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來源。此方法適用於所有的脊椎動物,製作時須先將動物的外皮剝下,再利用化學藥劑進行加工,後續把動物的毛髮縫上,調整標本的姿態,呈現動物生前的樣貌。

剝製標本對我來說,是一種對於生命的另類解讀。最初純粹是想嘗試製作剝製標本,挑戰自己的手工。不過,在每每看到因窗殺、路殺而死的鳥類,以及被車撞死的松鼠、狗及貓等小動物,心裡著實難過。所以我希望藉由剝製標本,從基礎教育教導保育的概念。

什麼是剝製標本?

剝製(taxidermy)一詞源於古希臘語,意思為「皮膚的排列」,是一種將死亡的屍體進行加工的標本製作技術。剝製技術適用所有脊椎動物,包含哺乳類、爬蟲類、魚類、鳥類及兩棲類等,能呈現出其生前的外觀與型態,並提供科學研究。

陳列於博物館的標本展示品,能讓民眾一眼就了解此動物的外觀、大小、型態甚至神韻。舉例來說,臺灣雲豹(Neofelis nebulosi brachyura)在臺灣野外已經滅絕,若想一覽其英姿,就只有從國立臺灣博物館藏中僅存的一隻標本提供國內外研究人員參考。因此,剝製標本對生物多樣性或動物研究上是不可或缺的,但國內並無相關大學科系在培育人才,導致剝製標本大多數為美術系、設計系、保育人士或生物相關領域人士在進行製作。


而歷史上,航海員、神父及博物學家等在異地發現不同的生物時,從剛開始的驚艷、詫異情緒,到後來對生物的貪婪濫殺、獵捕及活捉剝製,作為回國後的進貢品以換取大筆金錢。這些一批批犧牲的動物被做成粗糙的製品,或直接剝製形成皮草等方式,可說是剝製標本的雛型。

 

剝製標本技術的改良,一直要到19世紀末才發展形成擬真的雛形。英國生物學家埃克利(Carl Akeley)是製作擬真剝製標本的先驅,他曾受命於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和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製作動物標本,而他更是被後人追封為現代標本剝製之父。


1864 年埃克利出生於美國紐約州。他在剝製技術的貢獻及晚年在動物保育花費心力,讓他在1916 年獲頒約翰.斯科特勳章(John Scott Medal)。左圖為埃克利因獵殺野生動物而受傷,一旁則為豹的剝製標本。(Unknown author, public domain, Wikipedia)

製作剝製標本的工具與材料

剝製標本是以剝、撕、拉、扯等方式,以保存肌皮以上的部分。以鳥類為例,在剝取鳥皮時,我使用的用具只有大、小剪及針筒,其中針筒是用於抽吸清潔劑來清理骨髓。

我剛開始在製作鳥類標本時,需熟讀鳥類解剖學,熟悉骨架、肌肉走向、站姿和爪的型態,再進行理毛、脫剝、鞣皮、削製假體、縫製及掛眼等步驟。最初由於鞣皮防腐的製作會長期接觸藥劑,揮發性的藥劑往往會造成眼睛的刺激及傷害。而後續製作手法更為純熟後,我改良了保存標本的濕度,儘量保持乾燥以減少發霉及蟲蛀,藉由降低藥劑濃度,或是製作品質良好的壓克力板箱以保存標本。

動物的皮下組織需要細心去除脂肪和鹽分,有時雖然會把剝下的部分弄破,但如果剝製的動物毛髮較長,則可以藉由毛髮遮蓋缺洞;若是短毛的動物則須再以樹脂填補破損部位及顏色。……【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