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5-03-01不能逾淮卻漂洋過海的吉利之果-柑橘史話 543 期

Author 作者 曾雄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史和農業文化研究,著有《中國農學史》、《中國稻作文化史》等著作。
原本只生長在中國南方的柑橘,如今在全世界的水果產量中,占了五分之一,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常綠果樹。到底柑橘從中國南方傳到北方?又是怎麼飄洋過海傳到全世界的?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這是北宋詩人蘇軾的《贈劉景文》的詩。

柑橘原產於中國南方,是一種熱帶、亞熱帶常綠果樹。很早就通過進貢的方式,為中國北方人所熟知,在品嘗到柑橘的美味之後,人們也試圖將這種果樹由南方向北方移植,但結果總是令人失望。於是人們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橘逾而北則為枳」。很多時候,人們也藉此典故來討論生物(包括人)與環境的關係。柑橘對於環境的適應性,在詩人屈原的眼中,則成為忠貞的象徵。於是他吟唱:「皇后嘉樹兮,橘來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然而,柑橘固守一地的性格,並沒有阻止人們柑橘北移的努力。唐段成式所著《酉陽雜俎》中的《木篇》記載: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秋,種於宮中的幾株柑橘樹,結實一百五十顆,與江南、蜀道所進貢的柑橘一樣。但偶然的成功並不能改變產地的分佈。自古以來,中國柑橘的主產區仍然是長江及其以南地區。北方人所食柑橘主要來自南方的進貢和販運。

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太湖、洞庭湖、江陵、永嘉等地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柑橘產地。人們靠種植柑橘,發家致富,把橘樹當作奴僕,創造了「木奴千,無凶年」的神話,有的甚至因為種植橘樹而富比王侯。

北宋詩人陳舜俞在一首名為《山中詠橘長詠》的詩中,對於太湖洞庭山的柑橘生產盛況多有描繪。詩注中提到「東、西兩山賣乾橘皮,歲不下五、六千秤。」據此推算,當時約有人口約15000人的洞庭山,人均柑橘消費量為30斤。詩中還提到「熙寧七年(1074年)大旱,井泉竭,山中擔湖水澆樹,有一家費十萬錢雇人者」,也反映了當時柑橘生產的規模。柑橘採摘上市的時候,「每一百斤為一籠」,價格隨行就市,「或得價籠一千五百錢,下價或六、七百。」是當時稻米價格的一至二倍。

在高額利潤的驅使之下,古代橘農為了提高柑橘的產量,精心栽培和管理,從品種選擇、到橘園整治、從嫁接到病蟲害防治,從施肥、灌溉,到採摘、收藏、加工,每個環節都力爭盡善盡美。很多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在橘樹上得到應用。晉代利用黃猄蟻防治柑橘害蟲,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生物防治先例。隋代採用的「以蠟封蒂」,則是果品保鮮史上的一大發明。......【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