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5-05-01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 545 期

Author 作者 趙君傑/現任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化學科教師。
世界各國積極發展新世代以OLED為主流的顯示技術,臺灣在此競爭中也不落人後,2010年工研院研究團隊掌握「軟性」OLED技術,製造出可撓曲的顯示器,讓科技電影中像紙張一樣輕薄,可收納、彎折的顯示器,不再遙不可及。
OLED全名為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現今各國光電產業研發重點之一,但在高中科學教育裡,對於相關技術僅簡言帶過,筆者撰文將此科技做更進一步介紹,期盼能作為教學現場的補充資料,且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入研究工作。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發展

紅光與綠光無機LED自60年代起就已出現,但藍光LED受限於發光效率不佳,間接導致利用三原色調色的白光LED商品一直遲遲無法問世。直到日本學者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在藍光LED上的努力,終於在1990年代初期有了革命性發展,三位學者更因此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但無機LED受限於磊晶生產技術,所以無法製造出高解析度顯示器, 故大多用於LCD背光源或是一般照明設備。然而,OLED可彌補此一缺憾,提供做為高解析度顯示器的應用。
有機材料的電激發光行為,在1963年波普(Pope)等人就已發現。利用厚度約5mm的蒽(anthracene)作為發光層,當外加電壓大於100伏特以上,蒽可發出微弱的藍光,可惜發光效率不佳。直到1987年,美國柯達公司的鄧青雲團隊,將有機小分子在高溫低壓的條件下,把材料真空蒸鍍(vacuum evaporation)並製成雙層元件(device),在小於10伏特的電壓下,外部量子效率可達到1%。不但開啟了OLED的實用性與未來性,更吸引各國科學家投入相關研究。

蒽anthracene
是一種稠環芳香烴,當外加電壓大於100伏特以上,可發出微弱的藍光。

1963年,波普等人利用有機材料「蒽」作為發光層,開啟有機發光的大門,其所發表的文獻,為世界上第一篇與OLED有關的論文。
有機物本身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與成膜性,加上可藉由化學結構的設計與改變,調整材料本身的熱性質、發光性質與導電性,使得材料應用性大為提升。目前亞洲國家,包含臺灣、韓國與日本等大多採用有機小分子,以真空蒸鍍技術來製造出元件,這類元件稱為OLED;而歐洲國家則利用有機高分子,以旋轉塗佈(spin coating)或噴墨印刷(inkjet printing)的技術來製造出元件,這類元件稱為PLED( 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兩者雖製程方式略有不同,但原理相同。

OLED的原理

在元件中,因為每層材料特性都不相同,例如:能階高低、電荷在材料中遷移速率,所以除了材料的種類、元件結構設計以外,另外像是各層材料的厚度、熱穩定度或是軟性塑膠基板的種類與陰極金屬的選擇等,也是各研究團隊努力尋找與嘗試的方向,更是各研發團隊機密。……【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