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8-01我能當分類學家嗎?會面臨什麼挑戰? 608 期

Author 作者 林千翔/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海洋古生物多樣性,研究室網址:https://otolithlin.biodiv.tw/。
所以,這到底是什麼物種呢?有時候,這真是個惱人的問題,除了必要的專業知識外,很多時候需要的其實是更多耐性……。

分類學是人類認識大自然的第一步

我看著顯微鏡,而時間從我的背後悄悄流逝。目鏡下是一批批來自沉積岩的化石標本,種類繁複、形態各異。有些標本具有明顯可辨識的特徵,能夠與其他的個體區隔開來;有些則模稜兩可,困難得多。我是一個古生物學家,藉由鑑定化石標本,建立過去的生物組成,將其中隱含的資訊用生態學理論分析整理後,推敲不同時空背景下的生物如何生存或為何如此生存。因此,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正確地將生物標本分類鑑定。而這件事情看似單純卻十分困難,看似許多人都可以得做到,但真正適合的人選卻令人意外地稀少。
 

圖一:筆者與研究中的魚類化石標本。

當看見從未接觸過的生物時,人們的自然反應往往是:「這是什麼?」可以說,分類學是人們對大自然最基本的認識方式。那麼為何要為生物做分類?從目的來說,是為了方便指名、溝通及記憶。我們自小便會對生活周遭的各種物品取名,因此簡單來說,為大自然裡形形色色的生物取名、分門別類及歸納是人類的天性。而其中命名與分類歸納就是分類學中極重要的兩個項目。

我們習慣將不同的東西(物種)給予不同的名字,因此為了精確地說出它們的不同就需要描述。當有越來越多相似的生物,就需要越加詳細的描述,或使用更多分析方式讓人知道差異。同時,探究過程也常常能獲得這個生物類群相關的生物學資訊,例如生活史、行為與生殖等。從人類的歷史來看,我們對自然界生物的認識已有長足的進步,不僅建立了運作良好的系統可容納這些知識,也逐漸發展出多樣的技術,將生物的各種特徵看得越來越細微,不再只是看著窗外的景色隨意取名分類。

分類學的科學價值

分類學有個有趣的特質:須利用很多命名規約來規範多樣的生物。命名規約期望的是科學上客觀及穩定的性質,然而實際上科學家總是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例外,這些我們能從各不同類群的命名規約仍持續地修正看出端倪。筆者認為分類學一點也不是呆板的學問,相反的,新發現的極端與特例的生命型態不斷地衝擊著原本以為穩定的分類系統,分類學是動態的!正是這種特質讓分類學能容納多樣的生物,並接受人類發現新物種的那份喜悅與激動。

稍前提到生物命名的概念,認識生物雖然是傳統分類學的主軸,在科學嚴苛、客觀的價值面來說其實還是有些侷限。筆者認為命名後的分類與歸納,才是將分類學推向科學最重要的關鍵。
……【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