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5-06-01平議科技部與科學研究 546 期

Author 作者 劉源俊/物理學博士,東吳大學名譽教授,曾任東吳大學校長。參與發起《科學月刊》,現擔任本基金會董事長。
新任科技部部長徐爵民4月8日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表示,臺灣的科研經費運用應該要更務實,重點要放在解決與臺灣社會、經濟及產業發展相關的重要問題,而非打高空,淪為紙上談兵;「部分對於臺灣不重要的研究,將不再是科技部補助的重點。」他又指出,問題要夠重要,科技部才會給予補助,不再追求只是堆積論文數量,希望從頭改變學術界的價值觀。

於是,國科會前副主委孫以瀚4月13日發表〈國家投資基礎研究非紙上談兵〉一文,指出:「臺灣政府應該對科研的投資,除了解決「臺灣」眼前的問題,還應投資於基礎研究。」「過去的國科會⋯⋯兩類型的研究計畫(目標導向的專案型計畫、一般型計畫)大致維持一比一的經費配置。」

面對此一爭論,4月17日《聯合報.社論》指出「科技政策要謀定而後動,不宜突兀。像科技預算分配這樣重要的事,無論如何不應由一位任期只剩一年的部長,在未經諮議程序的情況下草率宣布。部會首長是否暴衝事小,國家若是在幾近看守的一年期間做出傷害國家科研競爭力的政策,即使是短短一年的傷害,也是永遠的遺憾!」

接著,科技部政務次長兼發言人林一平於4月18日《聯合報.民意論壇》澄清:「徐部長並無未來要將重點放在有助於促進社會、經濟、產業發展的科研計畫的發言。科技部補助『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經費配置,從來沒有任何變動的規劃。」他進一步說:「錢要花在刀口上。學界已開始自省量化指標的迷思,民意機關對於『束之高閣』之研究也多有批評⋯⋯科技部會持續發展多元衡量指標,以改善學術偏重論文數量的研究風氣。」

首先從歷史上看,基礎科學及應用研究孰重的爭論早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就起過兩次大波瀾,後來逐漸相安無事。但到了2014年3月,「科技部」掛牌成立,取代原先的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問題來了!既名為「科技部」,科研預算會偏重應用研究,當是可預見之事。而隨著政府財政的日趨拮据,未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孰重的辯論,及有關預算上的爭奪將愈演愈烈。

何以如是說呢?第一,行政院各部會都與科學與技術有關,所以需要委員會整合、協調其發展,可避免科技的發展陷於孤立或淪於專斷。從執掌上看,科技部和原先的國家科學委員會相差不多,可是從委員會變成部,就塑造部長專斷的可能性。難道行政院與立法院諸公見不及此嗎?

第二,科學(science)與技學(或技術,technology)兩者密切相關,但並非同一回事,科技部的「科技」一詞極易引人誤會為只是技學。臺灣的科技部,英文名稱為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ST),雖與中國大陸及韓國相同,但看中文,中國大陸用的是「科學技術部」,我們的名稱明顯誤導且遜色。若再與日本的「文部科學省」(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XT)、德國的聯邦教育研究部(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BMBF)、荷蘭的教育文化與科學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and Science)、新加坡的科學技術與研究部(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等等相比較,則從名稱就不難看出我們「政府改造」後的「科技部」流於科技本位,相對短視,而有與高等教育、文化、科學研究脫節之虞。在這樣的體制下,想要發展基礎研究,難矣!

進一步說,中國大陸雖有「科學技術部」,但他們的理科研究項目是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該基金直屬國務院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他們的文科研究項目則是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申請;該基金是由「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下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隸屬財政部)管理。在其他國家裡,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計畫都各有各的「健康」管道。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研究是重要的基礎研究,似乎只有在臺灣,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計畫要向科技部申請!然而,人文與社會科學是要為「科技」服務的嗎?

在科技部的大帽子下,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研究可能健康發展嗎?奇怪的是,大家辯論來、辯論去,人文與社會科學界如同事不關己似的!一個國家若是人文式微,人文學者噤聲,注定難以長久;那麼,要發展科技來做啥?筆者一向主張,應將行政院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業務改隸教育部。這樣一來,可收事權統一之效;二來,也可提昇教育部的水準;三來,或許大學的研究與教學會結合得更緊密,而更促進大學的健康發展;四來,人文與社會科學才可能健全發展。

基礎科學不可偏廢,不必在此贅言。但學界當然也不可假基礎科學為名,而行附庸於外國研究之實!我們在欣喜有些論文刊登到NatureScience期刊上之餘,也當深自檢討,這麼多年來,到底臺灣有哪些創見真為世界科學界所肯定?

這幾年我們看到臺灣的學府裡,學術風氣敗壞,常有各種霸佔權位、把持研究資源的情事。在錯誤的急功近利政策及計點給酬辦法引導下,許多科學或技學研究都已失去靈魂,只重視SCI與SSCI(「哀哀」)等的「賽引事」或「賽銀事」!除非具備足夠的勇氣跳出圈外,否則很少人能從事長期、深入的探討。在學界裡,「輕薄短小」吃香,許多實際面臨的問題乏人理會。就過去寡頭壟斷、護航、詐騙、浪費、圖利等等弊端的實例而言,基礎研究界與應用研究界實無分軒輊,在人文與社會科學也不例外。學府裡不可告人的事情,外界也多有傳聞。只是,誰能管得?

從徐爵民部長與林一平次長的論述可見他們已經了解學界的沉痾深重,必須開刀。就這一點而言,筆者願舉雙手支持。所以筆者並不同意《聯合報‧ 社論》所謂「無論如何不應由一位任期只剩一年的部長⋯⋯暴衝⋯⋯。」的說法。如果徐爵民部長在未來這一年裡,能開刀剷除一些壟斷利益的學妖與學鬼,匡正學界崇拜「哀哀」的不當風氣,則學界幸甚!國家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