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文章專區
2015-07-01北太平洋在全球溫鹽環流中所扮演的角色
547 期
Author 作者
羅立/古海洋、古氣候學研究者,努力嘗試了解地球的氣候實驗室,提供給現代面對急遽變遷的我們什麼樣的功課。
溫鹽環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係指海水因著溫度與鹽度所造成的密度差產生循環流動之現象.此全球性大規模的海水流動循環模式最早在80年代由布羅克(Wallace Broecker)所整理提出,在此模式中,低緯度海洋所攜帶之龐大能量往南北兩極區輸送,並因溫度下降(能量釋放)鹽度上昇(逐步蒸發)產生深層或底層水(Deep/Bottom Waters,請注意本文所指之深層水或底層水有相關物理海洋學之定義,與一般大眾或媒體所提及之海洋深層水不一樣),並且推動全球海洋深處之生物地球化學循環(Biogeochemical cycle),對於百年或以上之長期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與大氣–海洋之交互作用(Atmosphere-ocean interaction)有極大之影響(相關背景可以參考同作者於2014年45卷第4期刊載於《科學月刊》之前作)。
溫鹽環流
(Pixabay)
在目前許多版本之高中教科書亦多有如圖之溫鹽環流的示意圖,上網在Google搜尋溫鹽環流也一定看得到類似的版本,但眼尖的讀者即可發現似乎此圖所展現的溫鹽環流是以北大西洋及南極為主,幾乎就是以大西洋海盆的南北兩端為主,可是對於太平洋,尤其是北太平洋,似乎只是隨性地畫了個圈就了結了,沒有太多的細節。事實上,如果細索古海洋學/ 古氣候學(Paleoceanography/Paleoclimatology)的相關過去研究文獻也可能會發現類似的現象,研究北太平洋之文章相對較少。何解?直到如今仍是如此嗎?北太平洋真的就在溫鹽環流中扮演著不重要的角色嗎?
在海洋中扮演的角色
北太平洋大致上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西北太平洋有西邊界流(western boundary current)、黑潮(Kuroshio)帶著高溫鹽度的海水往北行至日本北海道附近與南下的親潮(Oyashio)相會;在東北太平洋南下之加利福尼亞洋流(California current)產生一系列之湧升流區;而北太平洋則有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與北極海相通;鄂霍次克海(Okhotsk Sea)則為北半球最南之季節性海冰(seasonal sea ice)的產生區。照此看來,北太平洋實在處處藏有玄機以及充滿可探尋之處,為何卻沒有如大西洋般的研究盛名呢?......【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