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0-07-15成大打造環境氣候地圖 可望解決都市高溫問題
463 期
Author 作者
郭羽漫/本刊特約編輯。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在科技部計畫的支持下,日前與研究團隊打造出「都市環境氣候地圖」,並與臺灣各縣市政府合作,利用地圖資訊逐步解決各式建築物所帶來的都市高溫。
臺灣民眾在戶外活動時,多習慣走在有陰影的地方,如建築物的遮蔭處或連接建築物的廊道;即使沒有地方躲,也會準備陽傘避免日曬。與西方人不同,臺灣人雖對日射的耐受度較高,卻傾向待在相對較涼爽的地方,這種對低體感溫度的追求,是否也體現在建築的設計上面?林子平於會中提到,都市規劃與建築師在設計環境的同時,需探討當地人的熱舒適值,即人們認為較「舒適」的環境溫度範圍,以期降低微氣候變化對民眾生活造成的影響。
針對影響都市溫度的因子,林子平進行深入解說。首先,在沒有任何人工表面出現以前,原始環境中的草地對陽光具有較高的反射
率(約為0.4~0.5),可透過向下的水流或蒸發的水氣將熱帶走。倘若該環境被反射率較低的柏油表面取代,該地的氣溫就會升高,嘉義高鐵站的機車停車場即為一例。第二,兩棟相鄰建築間的棟距、當地的風向等因素,也會影響周圍環境的通風狀況。而交通與空調所帶來的熱能輸出,更是造成都市高溫化的元兇之一。
因此,林子平成立跨國、跨領域的研究團隊,並研擬讓都市「退燒」的計畫。團隊在臺北、新北、臺中、臺南與高雄等五大都會區多處佈建溫濕度、風速與輻射感測器,並結合成大測量學系的高解析度光達瞭解地面粗糙度,最終透過成大工程科學系的大渦流模型與建築系的美化加工,完成都市環境氣候地圖。利用可視化的方法,團隊便能獲取都市的土地使用、熱壓力、通風路徑與建築耗能等資訊,並針對都市各區給予規劃及設計上的建議。
為了能降低都市氣溫,林子平根據都市環境氣候地圖的資訊,提出「降溫、通風與遮蔭」的概念,對應「多綠少空調、讓路給風走、遮蔭供人行」三大行動方案。此外,林子平也與中央及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將科學數據轉化為政策以及法令,像是〈台中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中便以「基地通風率」量化評估建築基地的通風設計,而高雄市工務局建管處與臺南市工務局建管科,也都透過林子平團隊的長期監測資料,逐步完成都市降溫的建築法令。
林子平於會中展示許多量測都市氣溫、濕度、風速與輻射量等因子的儀器。(郭家銘攝影)
有了都市環境氣候地圖的協助,未來臺灣各地的建築設計定能更貼近民眾需求,也期待更多縣市加入此計畫,改善你我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