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5-08-01空氣汙染釀暴雨 548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2013年7月,四川發生近50年來最大的洪災,5天內在山區降下累積73公分的雨量,及單日最高29公分的雨量。這場洪災造成河水暴漲、山崩,使近200人罹難,超過30萬人流離失所。這也促使大氣科學家范紀文決定找出災難的成因。空氣汙染便是嫌疑之一。煙霧中的氣膠粒子可能會延緩降雨;也可能會使暴雨更加猛烈。科學家認為,空氣汙染改變了空氣的循環對流,影響烏雲的形成。實際觀察也符合這樣的推論。

在白天,黑色的煙霧覆蓋了四川平原的上空,吸收了大多數太陽的熱度,同時使下方的街道與農地溫度下降。這使大氣結構相當穩定,並抑制降雨。但入夜後,潮濕的氣團就會向北方的龍門山脈(約比平原高出2000公尺)移動。在白天積聚了12小時能量的氣團,在與山區接觸後,就會引發旺盛的對流,接著就會在幾小時內降下龐大的雨量。這樣的現象已使得氣象預報失準,並且也錯估降雨強度。中國為追求現代化而促使工業蓬勃發展,但付出的環境代價可能已超出想像。


Jiwen Fan et al.,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of Anthropogenic Air Pollution to Catastrophic Floods in Southwest Chin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