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5-09-01土星F環與牧羊衛星關係起源 549 期

Author 作者 編輯部
土星光環F環為先驅者11號(Pioneer 11)在1979年時發現。此環位在主環外約3400公里處,是一個寬度只有數百公里的極細光環,主要由冰組成。F環的兩側有兩顆「牧羊衛星」繞著旋轉,分別為土衛16(Prometheus)與土衛17(Pandora)。過去科學家知道,牧羊衛星會因引力的關係,維持土星環的形狀,讓大量的碎屑不會四散。

對於F環、土衛16及土衛17這一個系統是如何誕生的,日本的研究小組有了新的研究成果。他們表示,土星光環的F環及兩側的「牧羊衛星」土衛16與土衛17是擁有高密度核的小衛星撞擊後形成的。

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衛星對撞模擬發現,若衛星有核,在撞擊後密度極高的核不會被撞碎,並形成高密度衛星,而飛散的碎屑則會散落在兩衛星的軌道間,形成環狀,這就可解釋有兩個衛星夾住F環的現象。而當沒有核的衛星對撞時,有可能會完全融合在一起,也有可能會完全粉碎,但並不會形成光環和牧羊衛星。

牧羊衛星
所謂牧羊衛星指的是給予環力學影響,保護環內的碎屑、不會讓環破裂四散的衛星,就像牧羊人管理羊群一般。除土星有牧羊衛星外,天王星也有環狀結構、也有牧羊衛星。



Ryuki Hyodo and Keiji Ohtsuki, Saturn's F ring and shepherd satellites a natural outcome of satellite system formation, Nature Geoscience, 201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