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16-02-01心理之書 554 期

Author 作者 韋德.皮克倫(Wade E. Pickren)

快速動眼睡眠

儘管所有溫血哺乳動物每晚都作夢,以實驗室為本的睡眠、作夢研究卻只上溯至二十世紀。到了1930年,睡眠期間的腦活動已經能以新式腦電圖法來測量,並發現種種節律模式。下一步進展卻等到1953年,生理學研究生尤金.阿塞林斯基就在那年確認,偶爾在睡眠時會出現一種腦波模式,其特色在於,這時雙眼也快速運動,他還驗證這種現象與作夢狀態有關。接下來則是由另一位研究生,威廉.戴蒙發展出快速動眼睡眠(REM Sleep)研究。


如今科學家知道,人類平常一夜安眠期間會經歷階段循環,每個階段都各自表現特有的腦活動。第一階段時,我們的腦子會表現一種阿爾法節律;我們在這個階段很容易醒過來,也經常體驗到非夢境的鮮明影像。進入第二階段時,我們的睡眠程度加深,這點從一陣陣小幅腦活動就能得知。第三階段期間,呈現大型慢速腦波的德爾塔節律出現了;隨後當腦波只呈現德爾塔波型,這時我們就進入最深度睡眠。第四階段,會持續約二十到三十分鐘。接下來,打燈、開拍!我們進入快速動眼睡眠。我們的心跳和呼吸速率加快,而且腦波模式看來就像我們清醒時的波型;我們的雙眼在眼瞼底下快速往返移動(因此稱為快速動眼)。儘管出現所有活動,我們卻完全不能移動,骨骼肌也全都癱瘓。第一次快速動眼持續時間最短,每循環一次時間就拉長—每晚最多有可能出現四次循環,實際得看你睡得多久而定。

儘管每個睡眠階段我們都需要,不過研究顯示,快速動眼睡眠是其中最重要的。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這樣,不過我們知道,沒有快速動眼睡眠會拖累免疫功能。就好的方面來講,證據顯示,我們的記憶能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間凝固。……【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心理之書》(時報)出版】


書名
《心理之書》
作者 韋德.皮克倫(Wade E. Pickren)
譯者蔡承志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