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選文章
文章專區
2020-06-295G出現後的未來生活樣貌 從影視作品看端倪
607 期
Author 作者
謝育哲/嘿Siri,可以不要讓我的家電爆炸嗎,本刊熊編。
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5G)的時代即將來臨。與過往1G~4G不同的是,5G的傳輸速度與訊號傳遞的延遲時間都有大幅的改進。5G的傳輸速度將是4G的100倍,而訊號的延遲時間只有4G的1 ∕ 10左右,也就是說,資料的傳遞不只更快速,裝置的反應時間也相對及時。因此,科技生活的未來願景除了快速的網路,更重要的創新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及人工智慧等高科技將藉由5G走進大眾的日常。
但這些高科技實際進入人們的生活之前,不知道讀者們是否曾想像過未來的科技生活是什麼樣貌?當然,5G布建完成後,日常生活也不會瞬間就多了 上述的科技,至少也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出現相關的科技產品。在那之前大家也只能藉由想像勾勒出未來世界的樣貌。在此就以幾個電影及遊戲為例,看看5G出現後可能的風情。
智慧型個人助理的終極樣貌?
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大家的口袋中都有一個小小助理,不論是安卓手機裡面的Google助理,或是蘋果iPhone的Siri,只須對著手機呼喊一聲,智慧助理就會協助使用者對手機發號施令。另外,近年出現的智慧音箱(smart speaker)也同樣可藉由無線傳輸進行控制,例如蘋果的HomePod、亞馬遜公司(Amazon)的Alexa與微軟的Cortana等。上述的裝置與家中的智慧家具連結後,智慧助理儼然就是個小小管家。
其實在好多年前,就已有影視作品或小說文學以當代的想像提及類似的構想。舉例來說,由知名科幻作家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小說《正子人》(The Positronic Man)改編的電影《變人》(Bicentennial Man),題材就是圍繞在未來的智慧型居家管家。故事講述由已故演員羅賓威廉斯 (Robin McLaurin Williams)飾演的機器人馬汀與主角一家人互動的感人故事。雖然後面的情節涉及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道德界線及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等議題,但片中出現的機器人管家也可以說是目前智慧型助理的終極形貌。試想能有個活跳跳的機器人打點家務,感覺就是比放在櫃子上的那台智慧音箱更有「智慧」呢。
不過,艾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似乎還要一段時間才可能問世,至於比較接近目前智慧助理的故事,應該就是克拉克(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的同名小說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片中的超級電腦哈兒(HAL 9000)起初是協助太空船上協助主角的人工智慧,但後來因為發生了某些事(在此就不爆雷啦), 導致哈兒做出許多脫序的行為。假如今天大家手機的語音助理開始爆走不受控,明明使用者想播放音樂卻被助 理惡搞而開啟其他程式,想必會想摔手機吧。所幸熊編的Siri還不夠聰明,不然哪天她出現自我意識而罷工不做事,還要求比照勞基法要加班費和放年假,那還真是不堪設想呢……。
被駭客胡搞瞎搞的智慧城市?
5G出現之後,藉由物聯網串聯萬物將不再是科幻情節,不論是都市內的交通、產業、經濟、居民及管理等層面將會被整合在單一的系統裡面。看似美好的烏托邦生活,但在細想過後,會發現其中可能出現許多問題。
2014年由遊戲開發商育碧軟體(Ubisoft Entertainment SA)出品的動作遊戲《看門狗》(Watch Dogs)就是以智慧城市為舞台的故事。遊戲裡的芝加哥設置一個名為ctOS(Central Operating System)的中央監控系統。市民的個人資料與城市中的各項系統等都統一由ctOS控制。而玩家所扮演的駭客主角,可以駭入系統進行通關。
舉例來說,玩家如果需要錢,就可以駭入旁人的手機,進入由ctOS控制的ATM盜領對方的存款(好孩子不要學);被警察追緝時,控制ctOS將路面上的路障升起,阻擋警車前進;而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如果要進入某棟大樓,也能利用ctOS駭入大樓內部的監控系統,找出敵人的所在位置,方便玩家設規劃路線;又或是遇到麻煩時,駭入都市的捷運系統,讓玩家可隨時上下車,躲避敵人的追殺等。
如果未來現實生活真的如遊戲所呈現,熊編認為以後上下班搭捷運肯定經常誤點,苦不堪言。畢竟任何人都可輕易操控電車前進或停駛,或許,騎機車通勤還是不錯的選擇啦……。
造成各種爆炸的物聯網?
2018年上映的日本動畫《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則是以物聯網為架構,訴說各種高科技的犯罪手法。片中的犯人在駭入物聯網後發起攻擊,例如引爆家電及造成衛星墜毀等。天馬行空的犯罪手法想必讓閱聽大眾對物聯網感到害怕,深怕哪天得罪了鄰居,對方就會駭入家中的烤箱使其爆炸等。 不過現實中要讓家電爆炸似乎不太會發生,反而是資安等議題出現漏洞。所以比較可能被攻擊方式,應該是癱瘓某些裝置或變更內部密碼及竊取資訊等。況且讓討厭的人家裡的電器爆炸似乎過於明目張膽,還不如讓對方家裡的電鍋故障比較實際,造成對方餓肚子不也是件泯滅人性的殘忍報復手段嗎?
科技無好壞,人性才有
雖然上述的作品都展示出智慧科技不好的一面,但故事終究是故事,真實世界中的系統可不會如此萬能,利用一支手機就把整座城市搞得翻天覆地,或是物聯網造成家電爆炸等情節也只是天馬行空的想像。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因此科技的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只有人性才能決定科技的使用。因此藉由影視與文學作品的呈現,也能讓大眾反思科技產品的使用,畢竟立意良善的發明也有可能淪為壞人手上的凶器。與其擔心科技帶來的衝擊,不如想想該怎麼應用才能面對充滿變數的未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