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0-06-29燒毀基地台防堵新冠疫情? 科學素養當道下的省思 607 期

Author 作者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科學教育與科技政策研究。對資訊與真相有詭異的渴望與執著,夢想能做出鋼鐵人或心理史學。
今(2020)年初始,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自中國武漢往世界蔓延。面對來得又急又快的新型病毒,世界各地也因不同的文化與教育程度,催生出了各種謠言或假訊息。而在各種真假訊息之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隨著5G 網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的陸續商轉,4 月初在英格蘭與荷蘭,即發生民眾誤信 5G 網路會散布新冠病毒(SARSCoV-2),或認為 5G 網路會損害免疫系統,而聚眾焚毀基地台。

若將時間拉回到 16~17 世紀,歐洲各地正處於「獵巫」審判的最高峰,彼時人們認為巫術信仰與厄運、疾病和死亡有關,相信與巫術信仰有關的巫師或女巫及其屍首會帶來災禍,必須要以火刑淨化。事證的檢視與刑罰的判定,多在世俗法庭而非宗教審判所,也欠缺神學與法律的嚴謹基礎。

歷經4、500 年後,人們已不再將疾病導因於巫術與巫師,但對於新興疾病的未知特性,卻歸咎給了基地台、電磁波和當代新興科技。荒誕的燒毀基地台辟瘟,似乎也頗有千年傳統再次感受的味道。啟蒙時代(Age of
Enlightenment)至今三百載,人類自詡進步之路上,似
乎還出了點什麼問題......

電磁恐慌?主流科學難以撼動的經典傳言

恐懼電磁波、電場和磁場對身體帶來危害一直是部份環境和公衛等倡議人士關注的焦點。在臺灣十餘年來,舉凡如行動通訊基地台、雷達站、變電所、高鐵車廂與電子產品等,都曾遭遇過抗議或要求電磁強度標示或管制等倡議。

這類議題也不斷重演著少數環境倡議者與科學家的論戰。此類論戰大致可化約理解為環境倡議者多強調新興科技對健康的疑慮、主張環境電磁波的總量管制和警語標示,可視為一種持守「預警性原則」的保守心態。但科學社群則多強調電磁場的物理性質、人造電磁場與地球環境電磁場的相比、大規模公衛研究的成果及原分子尺度的因果研究,可說是一種基於「科學實證」的進取態度。

這兩類迥異態度的拉鋸,是有助於科技政策制定中的事實認定和價值判斷釐清的必要爭論,政策制定與溝通正是在兩種態度的權衡中尋求符合在地情境的最佳解。然而,兩種態度的爭論,呈現於一般傳媒、利害關係民眾所接受到的訊息時,往往僅存片面、造成恐慌與偽科學的資訊。最終演變成倡議者對抗科學霸權的血淚控訴,與科學社群對民眾科學素養低落的失落無策。


走向科學?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崎嶇路

對於追求前沿知識的科學社群,當中的科學研究體制成熟且穩定發展。但對於不屬研究者的一般公眾,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的取得、理解與應用,仍屬陌生且艱難。特別是對於涉及科學的社會議題,受到科學知識發展高度分化的影響,一般公眾幾無餘力充分理解議題中所蘊含的科學知識,難以在專業知識層次上與該領域專家平等對談,而往往仰賴受信賴的專家論點與指引。科學議題也可能受到來自利益和不當理念驅動的惡意倡議,使科學內容受到誤解、扭曲或偽造。

此外,如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和5G 基地台等新興科學與技術議題,除涉及知識鴻溝和價值差異外,也涉及當代科學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既可來自科學發展中與事實有關的未知謎題,也可涉及與價值有關的選擇與判斷。這使得從公眾的角度看待科學時,科學並非也不該總是呈現對錯分明的樣貌,而是具有多元解讀、結論模糊的特色,而仰賴眾研究者勇踏前人未知之境的恆常努力。

當科學議題與風險有關,而仰賴公眾權衡輕重時,內在於公眾的心智機制,也不利於科學議題的判斷。舉凡疫苗、基改、公共衛生、能源與環保等諸多涉及科學的社會議題中,人類對風險判斷過程的損益權衡,常有不一致或矛盾的判斷標準,甚至可受到修辭的影響。例如特維爾斯基(Amos Tversky) 和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1981 年提出的研究發現,當一個議題被描述為30%人死亡或描述為70%人存活,對於公眾就會產生迥異的情緒感知進而得到不同的決策或判斷。這種認知上的特色,使得人類感受到的風險與實際帶來的風險並沒有正相關。而當風險事件引發情緒時,人類容易讓情緒感覺驅動行為決策,例如使人過度害怕愛滋病毒卻輕忽肥胖,過度害怕焚化爐空汙卻輕忽菸害,更有甚者,會傾向於詆毀新科技的問世。

因此,若要細究焚毀基地台防疫民眾的動機,可能並非單純的科學知識缺乏或誤信錯假訊息。還跟外在於公眾──科學發展的複雜與不確定性,及內在於公眾──風險判斷的心智認知有關。


內化科學?知識傳遞的百年窠臼

科學議題判斷的困難,促使廣義的科學界肩負起「撥亂反正」的責任。然而,時至今日,無論體制外的科學傳播或體制內的科學教育,既難堪稱知識傳播的主流於回應真實世界的科學議題,也常有相當距離。儘管近年科學傳播理論已開始轉向具有雙向溝通、參與真實社會議題的「公眾參與科學」,或導入宏觀「科學素養」的科學教育理念。但多數科學傳播文本或形式,仍屬將科技新知、艱難知識轉化並報導給目標受眾,多維持單方向知識傳遞的「公眾理解科學」階段,較少理解公眾因應科學議題的脈絡,而略難呼應真實社會的科學爭議。科學傳播者雖作為科學知識和公眾之間的「中介者」,但如《科學月刊》前總編輯林基興博士等,直接涉入爭議科學議題的溝通或決策場域也屬罕見。

回首臺灣的情境,雖然沒有誇張到燒毀基地台,但也曾有抗議氣象雷達站與阻擋海底電纜的社會爭議,迄今也有現任立委因顧慮電磁波危害,在選前提出反對雷達站、各式基地台和海底電纜等主張。

形塑科學文化的使命,不僅止於教化與啟迪,更在爭議科學議題的辯證之間。

延伸閱讀
Gawande, A., The mistrust of science, The New Yorker, 201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