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0-06-12從需求裡找到防疫產品的研發靈感─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專訪
462 期
Author 作者
郭羽漫/本刊主編。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稱北醫)日前與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稱工研院)合作「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成效卓越。北醫院長陳瑞杰盼透過這次的經驗,與民眾分享此次研發的防疫產品,並對現階段臺灣防疫科技提出見解。
「零接觸」設備的概念萌芽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爆發時,北醫院方就開始思考可行的保護措施,唯有些問題亟待克服。陳瑞杰解釋,護理人員的工作有時需更換聚丙烯材質(polypropylene)的防護衣(即俗稱的PP衣),但使用量相當大。另外,由於傳統的血壓計、血氧計、心電圖等系統均屬共用的醫療設備,考慮到每人的皮膚狀況不一,很容易就有皮屑或其它組織的沾黏,進而成為感染源。
後來,北醫工研院提出「非穿戴式設備」的構想,並尋覓可能的合作廠商,發現市面上早已有用來偵測呼吸或心跳的相機,唯先前僅用在嬰兒身上,也未經過醫療級的測試。因此,雙方決定將此類設備與物聯網閘道器(IoT Gateway)結合,避免醫護人員頻繁進出病房或讓病人穿戴設備,甚至還能隨時監測病人的各項生理資訊。
可望從醫院走入社區的裝置
不僅是防疫上的考量,這些設備有朝一日也將進到社區為人所用,如老人公寓或其它長期照護需求,以防止照顧者虐待或其它意外(如跌倒、猝死等)發生。「這個東西不只醫院,假如費用不是太貴,家裡也可以用,甚至可以連帶帶動遠距產業,有這樣的需求就有機會做起來。」陳瑞杰這麼說。
雖說目前所發表的平台,主要用於COVID-19確診的病患,但倘若能提高影像距離與清晰度等條件,就能服務更多不同的患者。「臺灣其實有很多元的設備基礎,醫界也該思考,如何把這些東西變成一種新的產品。」陳瑞杰以廣泛用於防止病人跌倒的追蹤(tracking)技術為例,這項技術能根據病人的脊椎彎曲程度、重心等資訊,推估病人姿勢狀況,並即時發出警訊。
臺灣還能發展出什麼樣的防疫科技?
臺灣在藥物、試劑、疫苗等研發上屢屢展現相當堅強的實力,一般防疫的耗材製作,如口罩、防護衣等也有口皆碑。然而陳瑞杰認為,這些產物仍有其它「需求面」的問題要解決。「比如說口罩,就算沒有COVID-19,也有PM2.5、PM10的問題,有沒有辦法一體多用呢?整合就變得相當重要。」
除了醫療與生技專業,陳瑞杰認為,臺灣還能從硬體、原始設備製造(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OEM)與物聯網等角度出發,發掘出更多有潛力的設備。
而在設備有效性驗證上,以這次的疫情來說,也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陳瑞杰以成功大學團隊日前所研發、利用人工智慧判讀新冠病毒感染者胸腔X光的技術為例,由於臺灣的確診數相對他國較少,恐導致測試結果可信度不高。後來陳瑞杰想,假如系統能判讀出「非病患」的X光,某種程度上也是很大的幫忙。
結語
從「零接觸式防疫科技平台」回顧防疫科技的研發經驗,陳瑞杰試圖用不同的觀點切入,以找出臺灣能發揮所長的機會,也期待臺灣可以在需求的推動下,持續產出更多實用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