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2020-06-12技專體系實作人才參與研究 多所學校於科技部展示成果
462 期
Author 作者
郭羽漫/本刊主編。
科技部於2020年5月15日舉辦「107年度鼓勵技專校院從事實物型研究專案計畫成果展」記者會,並邀請南臺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與亞東技術學院的計畫主持人,展示計畫開辦兩年後的成果。
時任科技部部長陳良基在會中指出,全臺灣一般大專院校教師約有45000多名,而技專體系的教師也有約18000名,這些學校的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主力,盼能將資源撥給實作能力超群的師生,提升社會與科技的發展。
圖一:時任科技部部長陳良基以及與會的計畫主持人,於成果發布會中合影。(郭家銘攝影)
此次成果展的作品,主要包括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的「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高雄科技大學海洋生物技術系的「具高延展性綠色塑膠的研發」以及亞東技術學院護理系所開發的「具反饋與互動功能的自主訓練裝置」三項。
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是AI與頭皮養護專業結合的產物。南臺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張萬榮解釋,過去技術人員會以鏡頭拍攝顧客的頭皮,並針對所拍攝的照片判斷頭皮的健康程度,然而養護師的養成過程相當漫長,且各養護師對資料的解讀也不一樣。因此,研發團隊蒐集過去實務中所拍攝的10萬張照片作為資料集(data set),針對症狀做標記後傳至平板與伺服器(server),以便輕鬆評估症狀的種類與程度。該技術目前已有超過100萬的技轉及商業使用。
具高延展性的綠色塑膠,則是透過臺灣土壤中的特殊菌株做DNA修改而得。近年來,許多國家都在研發「綠色塑膠」,以解決塑膠無法在自然界中被分解的問題,雖說這些綠色塑膠可透過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與水,然而生產成本高昂且質地硬脆,加上使用的材料恐產生糧食競爭的疑慮,使得推廣受阻。高雄科技大學海洋生物技術系教授許德賢與團隊研發的這款塑膠,不僅可經分解回歸自然、所使用的材料可就地取得,性能也較現有的綠色塑膠更柔軟、堅韌。此外,根據菌株不同的培養方式,亦可產出許多性能不同的塑膠。
結合護理專業與虛擬實境,張玉梅與團隊打造「具反饋與互動功能的自主訓練裝置」,對臨床教學助益良多,陳良基也對此大力讚賞。透過該裝置,護理專業實作教學再也不須拘泥於單一病房,隨時都能進行技術演練。此外,裝置不會在演練過程中產生耗材,且透過影像辨識的協助,系統也能對學生的表現做即時回饋,讓臨床教師藉此瞭解學生容易出錯的操作步驟。
除了上述三項參展作品,科技部亦舉辦線上成果展,涵蓋生醫保健、機電技術與社會科學等三大主題,有興趣的讀者可至活動官網觀看(https://scimonth.pse.is/ NNVG5),感受一下臺灣實務型研究的豐碩成果與驚人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