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文章專區
2016-03-01人類的長期抗戰─對抗阿茲海默症
555 期
Author 作者
施增廉/1986年畢業於淡江大學化學系,1997年美國普渡大學化學博士,現為淡江大學化學系教授。期望自己成為一個好的化學教育者,讓學子領悟化學合成之美。
如果,你注意到身邊長者的日常生活記憶力衰退,或認知及情緒上有所改變,要當心,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可能已默默找上他們。
阿茲海默症的發現,源自於190年在德國所舉行的一個會議中,精神病學醫師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提出了當他治療一女性患者所觀察到的現象,該患者死後經解剖,發現其腦部記憶區有嚴重的受損。至今了解如此腦部上千萬神經元壞死的原因有二:其一,神經細胞被β– 澱粉樣蛋白(β-amyloid)胜肽所形成的一種膠狀物質覆蓋,這種物質最後形成的斑塊物阻絕了神經細胞傳導功能;其二,τ蛋白質扭曲形成神經纖維糾結,而沉積在神經元內部。然而,如何引起此現象,科學家並不清楚,推測或許與發炎有關。
即將襲來的衝擊
阿茲海默症屬於失智症的一種,約50%中度認知困難的患者有機會演變成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的病症。早期對於阿茲海默症的診斷,只有對死者做腦部解剖才能得知。然而,過去十多年間,科學家已發展一種顯像技術及生物標記法(biomarker),能在患者存活的時光中提早診斷。早期診斷有助於延緩疾病的惡化,也早一點讓患者有心理準備。雖然準確性仍有偏離的時候,但此法已改變治療及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策略。
此病症與年齡有很大的關聯:年紀大者罹患率高,有96%發生在65歲以上長者;又此病與收入有關,71%屬於中、低收入者。2015年,美國約有560萬人罹患此病,其中65%為女性。每年該國治療患者的總花費約226億美金,估計在2050年時將達到1兆1千億美金,屆時全美會有近1400萬名患者。
其實,不單是美國需承擔如此龐大的金額壓力,世界各國也無法置身事外。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照顧阿茲海默症患者會對家庭及社會造成巨大衝擊。未來患者成長最快的地區將可能是中國、印度及東南亞國家。照顧此類患者需耗費龐大的社會資源,尋求解決之道實在刻不容緩。然而,對阿茲海默症藥物的發展需要龐大的資金、人力與時間,而能夠進入最後測試階段的藥物,也是萬中挑一,因此也有不少藥廠紛紛打退堂鼓。......【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555期】